2022/06/24
同学们晚上好,今天我我们继续来看何西阿书:
何西阿书4:1-19 以色列人哪,你们当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与这地的居民争辩,因这地上无诚实,无良善,无人认识神。但起假誓,不践前言,杀害,偷盗,奸淫,行强暴,杀人流血,接连不断。因此,这地悲哀,其上的民,田野的兽,空中的鸟,必都衰微,海中的鱼也必消灭。然而,人都不必争辩,也不必指责,因为这民与抗拒祭司的人一样。你这祭司必日间跌倒,先知也必夜间与你一同跌倒。我必灭绝你的母亲。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神的律法,我也必忘记你的儿女。祭司越发增多,就越发得罪我。我必使他们的荣耀变为羞辱。他们吃我民的赎罪祭,满心愿意我民犯罪。将来民如何,祭司也必如何,我必因他们所行的惩罚他们,照他们所做的报应他们。他们吃,却不得饱。行淫,而不得立后。因为他们离弃耶和华,不遵他的命。奸淫和酒,并新酒,夺去人的心。我的民求问木偶,以为木杖能指示他们,因为他们的淫心使他们失迷,他们就行淫离弃神,不守约束。在各山顶,各高冈的橡树,杨树,栗树之下,献祭烧香,因为树影美好。所以,你们的女儿淫乱,你们的新妇(或作儿妇下同)行淫。你们的女儿淫乱,你们的新妇行淫,我却不惩罚她们,因为你们自己离群与娼妓同居,与妓女一同献祭。这无知的民必致倾倒。以色列阿,你虽然行淫,犹大却不可犯罪。不要往吉甲去,不要上到伯亚文,也不要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以色列倔强,犹如倔强的母牛。现在耶和华要放他们,如同放羊羔在宽阔之地。以法莲亲近偶像,任凭他吧。他们所喝的已经发酸。他们时常行淫,他们的官长最爱羞耻的事。风把他们裹在翅膀里。他们因所献的祭必致蒙羞。
第四章开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以色列人的问题所在,那就是无诚实,无良善,无人认识上帝。第二节罗列的罪行,是由无诚实,无良善,无人认识上帝所引发的。最后的结果,就是上帝的愤怒临到,连大地和自然中的造物也要受到牵连。
为什么认识上帝很重要,从源头上看,这是上帝的诫命。以色列人原本是上帝所拣选的子民,为了要实现对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的应许,上帝把在埃及为奴受苦的以色列人带出埃及,不仅给他们预备了迦南这一片丰饶的土地,还为他们预备了美好有序的社会,就是以十诫为中心的律法,教他们怎样爱神爱人,怎样过圣洁生活为主作见证,简单地说,就是怎样当个人。十诫的核心,就是一心一意爱上帝,所以,爱神爱人,圣洁生活的根基就是认识上帝。
可是北国以色列,从根儿上就已经不认识上帝了。
话说北国太祖耶罗波安,带领以色列十个支派自立门派之后,担心新民留恋故土。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决定在宗教上也另起炉灶。于是他铸造了两个金牛犊,对北国人民说,这个就是那个领你们出埃及的上帝,只不过是小号,或者换了个新皮肤,不用去耶路撒冷的圣殿,祭祀活动咱们在家门口一样能搞,还快捷方便。按照上帝的律法,只有利未支派的人才能做祭祀,耶罗波安可不管,不仅选不是利未人的人当祭祀,甚至自己撸袖子也上去献了一把。而且他还自己定个日子,算作献祭的节气,八月十五月儿明,不知道的还以为哥们儿要拜嫦娥呢。反正他基本是从时间地点人物三个角度,非常全面地亵渎了上帝。
所以以色列起家时候的宗教,说到底就是为了服务政治而存在的,从根源上,就不是按着神的律法来的,而是按着人的私欲来的。而且之后北国的每一个王的败坏,追根溯源都是这个毛病。而整个北国的败坏,也都是出于拜金牛犊的罪。因为从北国以色列建国起,人民就已经被带跑偏去拜金牛了,所以他们也就不会认识上帝。
第五节说的因为没有知识而灭亡,说的并不是没有科学知识救不了命就挂了,或者没有受过教育就找不到工作饿死了,这里的知识是指对上帝的认知,既包括客观的认识,比如知道上帝的属性和作为,也包括主观的认识,也就是在生活中经历到上帝的怜悯和管教之后,认出这是上帝的属性和作为,从而在主观上知道上帝是怎样的一位神。
打个比方,我出国以前并没有吃过车厘子,有人跟我说,车厘子特别甜,这个信息储存在我的大脑里,成为一个知识,如果那时候有人问我,车厘子是什么味道的,我想起了这个信息,于是我回答,车厘子特别甜,但是我其实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特别甜是多甜,比西瓜甜吗?比白糖甜吗?不知道。这个就是只有客观认知没有主观认知。但后来我来加拿大,吃到了车厘子,那时候我想起车厘子特别甜这个信息,然后跟我的体验联系在一起,发现车厘子确实特别甜,甚至多吃几颗之后还会觉得有点儿齁,于是车厘子特别甜这个信息同时具有主观和客观上的认知了。所以现在如果你再问我车厘子是什么味道,我可能还是会回答你,特别甜,但是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我在说什么,因为我尝过车厘子,我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甜,如果你要继续追问,我还能提供许多其他的细节,还能分享我品尝车厘子时的感受。这就是主观认知和客观认知的区别。
说回以色列人,尤其是以色列的这些祭司。很要命,他们对上帝缺乏认知,首先客观方面的认知就不大行,毕竟最重要的一条就搞错了,他们以为金牛是上帝。显然是历史没学好,他们的祖先出了埃及就拜过一次金牛,大大惹上帝发怒。但凡逻辑不错乱的就能想明白上帝不等于金牛这个事儿。但是他们好像还觉得自己特认识上帝, 其实他们明明对上帝的属性和作为一无所知,与上帝的关系相当疏远。这里说他们弃掉知识,是说他们不遵守上帝教导的真理,忘记他的律法。而且弃掉这个词的语气是很强烈的,是一种及其厌烦的公然拒绝,就是满脸写着拒绝。祭司本来就是上帝拣选的仆人,他们的职责就是教导律法,带领百姓敬虔生活,这个职责是上帝赋予他们的。而北国的这些祭司,不认识上帝,不晓得真理,不遵行律法,自然就会带着百姓走到灭亡的道路上,全国上下一起滑向魔幻的未来。而祭司越来越多,祭司的地位越来越高,看起来像是一种宗教繁荣的表现,但其实是在更快的走向毁灭。祭司增多,罪恶增多,生活越好,犯罪更多。
因为其实何西阿的那个年代是以色列的一个黄金时期,当时的王是耶罗波安二世,在政治军事上很有作为,而且那时候周围的那些强国都遇到了各自的问题,没空来难为以色列,所以以色列在外交上也能喘口气,繁荣了,富强了,人民生活好起来了,所以他们的宗教活动也频繁起来了,大约就是赚了钱去庙里还愿,顺便祈求再赚一票 这个感觉。所以祭司供不应求,而且待遇应该也非常好,属于有钱有前途的职业。本来祭司增多意味着侍奉增加,应该是表明上帝赐福的,可是在这里祭司增加起的就是反效果。祭司越多,越得罪神。
而且这些祭司是利用他们的职分欺骗民众的。根据律法,祭司可以吃献上的祭物,所以他们就钻这个空子,鼓励人民多多犯罪,这样人民就会多多的来献祭,他们就有油水可以捞。这是上帝非常憎恶的行为。所以那些民众因为犯罪要附上代价,祭司也不会因为是神职人员就能逃脱审判。这些祭司为了自己的私欲亵渎上帝,那公义且在万有中掌权的上帝可不会随他们的原,所以他们吃再多的食物,内心的空虚依然无法填补,他们在属灵上淫乱拜巴力,在肉体上也淫乱,因为拜巴力就要和庙妓啪啪,他们这么做也是跟随迦南地的风俗,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获得田地丰收子孙满堂。他们沉迷在酒色中,任由心灵被邪情私欲占领,并不能够看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败坏和得罪上帝。
在这样的宗教领袖的影响下,百姓的行为自然也就是背离上帝的律法。第八章也再次提到了北国以色列在宗教上的败坏。
何西阿书8:11-13 以法莲增添祭坛取罪,因此,祭坛使他犯罪。我为他写了律法万条,他却以为与他毫无关涉。至于献给我的祭物,他们自食其肉,耶和华却不悦纳他们。现在必记念他们的罪孽,追讨他们的罪恶,他们必归回埃及。
以色列人虽然知道有律法,但他们的心里并不认为上帝的律法是适用于他们的,所以不仅在日常的行为中不断犯罪,他们也不知道要怎样用合神心意的方式来敬拜上帝。献祭本来是以色列人和上帝建立关系的一种方式,用这种方式来宣告圣约的关系。就是我们上一次说到的 你是我的神,我是你的民 这样的关系。可是以色列人的献祭是没有这种实质的,所以本质上只是一种以献祭为借口的放纵情欲。类似于找个由头聚在一起吃喝狂欢,然后还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叫做我认真敬拜上帝,上帝一定赐福我。
这种满足感是虚假的,因为这样的献祭其实就没有意义,是在白费功夫。献祭本身提供不了满足感。能提供满足感的,是献祭就能得到福气这样的一个简单粗暴的因果关系。上帝藉着摩西所颁布的律法确实是说了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就能得福,但是流传到北国拜金牛的时候,这个带着应许的诫命已经被扭曲成为了献祭得福,这个逻辑套用在任何一个外邦的偶像上都可以适用。
面对这个复杂不可控的世界,人似乎只能用这样的一个因果关系来试图为自己的未来谋求一份保障。为了可以得到神明的祝福,我要好好献祭来取悦神明。而对于人来说,这都不够有把握,所以人要给自己传一个虚假的福音,叫做我好好献祭了,神明就一定会祝福我。不管是那个神明,是巴力也好,是金牛也罢,总之我多拜几个就能多得祝福,万一这个不好使另一个还能当plan B,就跟炒股是一个思路。
之所以会沉浸在这种强行关联的逻辑里,并且坚定不移地执行。是因为人们往往只看到了表象,却不深究原因,反而是盲目的复制粘贴一样的行为,就以为可以获得同样的结果。以色列人不认识上帝,不知道上帝为什么要让人献祭,他们不知道和上帝关系好,遵行上帝的律法,领受圣约中的祝福,这个才是那些敬虔生活的人蒙福的原因,而那时候的敬虔生活,就包含着献祭这样一种行为。他们也做不到真正的敬虔生活,所以就抓住一个相对来说不那么困难的点,就是献祭,然后把整个因果关系归结到这些得到上帝祝福的人之所以能过得好,就是因为献祭,就是因为宗教活动。这个逻辑本身是不成立的,所以他们盲目模仿的献祭本身就是建立在虚无之中。
而正因为他们不知道献祭的本质是与神建立关系,所以他们献祭也不可能蒙悦纳,所以他们献祭的目的,得祝福得平安过好日子,这个也不可能实现。如果说在普遍恩典中,他们尚且可以活着,而且还活得不错,可真的遇到不好的事情了,他们和上帝没有关系,自然也不可能领受从神而来平安喜乐,没有力量,没有盼望。献祭再多也不可能获得真实的,在苦难中依旧不会动摇的安息。所以他们的献祭只是一种虚幻的劣质自我催眠,而上帝会追讨他们的罪恶,让他们从幻梦里醒来。
这也是先知要喊他们听的信息,是一个关于审判的信息:
何西阿书5:1-15 众祭司阿,要听我的话,以色列家阿,要留心听。王家阿,要侧耳而听。审判要临到你们,因你们在米斯巴如网罗,在他泊山如铺张的网。这些悖逆的人,肆行杀戮,罪孽极深。我却斥责他们众人。以法莲为我所知,以色列不能向我隐藏。以法莲哪,现在你行淫了,以色列被玷污了。他们所行的使他们不能归向神,因有淫心在他们里面,他们也不认识耶和华。以色列的骄傲当面见证自己。故此,以色列和以法莲必因自己的罪孽跌倒,犹大也必与他们一同跌倒。他们必牵着牛羊去寻求耶和华,却寻不见,他已经转去离开他们。他们向耶和华行事诡诈,生了私子。到了月朔,他们与他们的地业必被吞灭。你们当在基比亚吹角,在拉玛吹号,在伯亚文吹出大声,说,便雅悯哪,有仇敌在你后头。在责罚的日子,以法莲必变为荒场。我在以色列支派中。指示将来必成的事。犹大的首领如同挪移地界的人,我必将忿怒倒在他们身上,如水一般。以法莲因乐从人的命令,就受欺压,被审判压碎。我使以法莲如虫蛀之物,使犹大家如朽烂之木。以法莲见自己有病,犹大见自己有伤,他们就打发人往亚述去见耶雷布王,他却不能医治你们,不能治好你们的伤。我必向以法莲如狮子,向犹大家如少壮狮子。我必撕裂而去,我要夺去,无人搭救。我要回到原处,等他们自觉有罪(或作承认己罪),寻求我面,他们在急难的时候,必切切寻求我。
上帝藉着先知宣告了审判的信息,祂要责罚以色列,降下灾祸,好告诉他们,不,你们的献祭的空虚的,不,我不悦纳你们。以色列人骄傲,因为他们当时的生活很好,他们就以为这是因为他们自己很厉害,无论是种地很努力,打仗很拼命,还是献祭很频繁,都是自己的功劳,所以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所以犯罪也不认罪,不悔改,用毫无灵魂的宗教活动去逃避面对上帝的律法。他们的骄傲就是他们堕落最直接的证据。所以上帝要让灾祸临到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不过是人。以色列人要在战场上失利,要变为废墟。那些自以为文治武功很厉害的首领要完蛋,整个北国以色列要遭难。可是他们还是不悔改,不看上帝,反而去寻求政治外交上的帮助。可是无论是外国势力还是外邦偶像,都不能解决以色列悖逆的问题。
而以色列走投无路的时候,就带着虚情假意去跟上帝卖惨,一哭二闹,可能还不敢三上吊。但是他们不懂,上帝所要的,不是他们外在的行为,不是献祭牛羊,或者大声哭嚎。听命胜于献祭,悔改胜于献祭。这些以色列人去寻求耶和华,是去伯特利和但向牛犊献祭,他们找错了地方,找错了对象,而且动机并不是为了寻求耶和华神,更像是寻求阿拉丁神灯。上帝离开以色列人,并不是因为祂不守信用,而是以色列人并不真的想要和上帝建立关系,而只是想从苦难中解脱出来,或者获得生活上的便利和帮助。可是他们想要离开苦难的做法就是导致他们受苦的愿意。他们徒劳地献祭,继续生活在罪恶中,不寻求神,神就掩面不顾他们。
申命记31:16-17 耶和华又对摩西说,你必和你列祖同睡。这百姓要起来,在他们所要去的地上,在那地的人中,随从外邦神行邪淫,离弃我,违背我与他们所立的约。那时,我的怒气必向他们发作。我也必离弃他们,掩面不顾他们,以致他们被吞灭,并有许多的祸患灾难临到他们。那日他们必说,这些祸患临到我们,岂不是因我们的神不在我们中间吗?
所以先知再一次地警告以色列人,他们再这样下去,上帝就要掩面不顾他们,许多灾祸会临到。而先知的存在就显明了上帝依然在顾念这一群不忠不义的百姓,因为上帝完全可以毫不提醒直接出手,但是上帝出于祂的怜悯和慈爱,出于那个祂从未背弃的约,祂派先知去提醒祂的百姓,呼唤他们悔改归回。这是上帝的心意,祂降下灾祸是为了让以色列人看到自己罪孽深重,在患难中转向神。就好像我们上周讲的淫妇歌蔑,离开丈夫后过得无比痛苦,想到曾经的光景比现在好,就想要转回找前夫了。这个也是先知的看见,也是先知对以色列百姓的呼吁。
何西阿书6:1-6 来吧,我们归向耶和华。他撕裂我们,也必医治。他打伤我们,也必缠裹。过两天他必使我们苏醒,第三天他必使我们兴起,我们就在他面前得以存活。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他出现确如晨光,他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主说,以法莲哪,我可向你怎样行呢?犹大阿,我可向你怎样做呢?因为你们的良善,如同早晨的云雾,又如速散的甘露。因此,我借先知砍伐他们,以我口中的话杀戮他们,我施行的审判如光发出。我喜爱良善(或作怜恤),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
这一段先知何西阿的忏悔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动词特别多。一到三节里有15个动词。上帝发出的动作是:撕裂,医治,打伤,缠裹,使苏醒,使兴起,出现,临到,滋润。人发出的动作是: 来,归向,存活,认识,竭力追求,认识。
我们可从这些动词的意思和用法上,看出人的悔改和上帝的拯救是相辅相行,互相配合行动的。来吧,我们归向耶和华,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这说的是以色列人必须采取的积极行动。归向这个词其实是先知书的高频词汇,它的意思是,认罪悔改,全心全意地爱上帝。以色列人遭遇的灾祸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他们犯罪得罪上帝的后果,这更是上帝主权以下给他们的管教和提醒。撕裂的是耶和华,医治的也是耶和华。上帝的医治,就是上帝的赦免,包括生命和灵性的复兴。通俗一点说,如果不经历到人的尽头就是神的开头,这些悖逆的以色列人是不可能回转的,世界这么大,谁不想去看一看,浪一浪,爽一爽。如果不是在外面摸爬滚打一身灰然后还被揍得鼻青脸肿,谁想回家。而这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在上帝的主权以下,是上帝要让祂的百姓经历痛苦和磨难,为的是他们能够回到和上帝的圣约中,领受永远的福分,得享属天的安息。正如上帝要何西阿主动娶回歌蔑,以色列能够苏醒和回归,是因为上帝让他们苏醒和回归,这完全是出自于上帝的怜悯。人若不认识上帝,就没有悔改的能力,人能悔改也是出于上帝的恩典。看起来像是人找到了神,但其实是神找人。不过上帝并不是像操作机器人一样掌控以色列,祂在等待以色列浪子回头。
经文里说到的过两天苏醒,第三天兴起并不是说上帝医治的疗程只要三天。而是预告了十字架救恩。耶稣为我们的罪,被撕裂被打伤,在十字架上流血,做我们的挽回祭。死后被埋葬并在第三天从死里复活,从此,被祂宝血买赎回来的我们就不再受罪的辖制,我们就可以归向上帝,竭力追求认识祂。
其实,归向上帝和竭力追求认识祂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正如上帝的属性不能割裂,圣灵的果子不能割裂,基督徒和上帝的互动方式也不能割裂。归向上帝,就是远离罪恶,而之所以能远离罪恶是因为上帝赐下的信心和恩典,上帝赐下的恩典就包含着有智慧可以明白上帝的话语,和在实际生活中经历圣灵的带领,就是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认识上帝,而越认识上帝,就越能看到自己的堕落败坏,对上帝白白赐下的救恩和一切其他的普遍恩典愈发感激,心被恩感之后就会愈发渴望亲近上帝,也就是归向上帝,那自然就会减少犯罪,心思意念慢慢被更新,然后越亲近上帝,就能更多认识祂,和上帝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好,爱神爱人的心就能逐渐在生命中显露出来,表现在行为中就是操练敬虔生活。
彼得后书 1:3-8 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因此,他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 神的性情有份。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
所以认知和行为一定是分不开的。一个人不可能真正认识上帝,生命却没有改变。同样的,一个人不可能在不认识上帝的情况下,生命发生改变。不真正认识上帝的人,哪怕能做出一些好行为,也不代表生命就发生了改变。
先知也说,这些不真的认识上帝的以色列人,他们的良善就像露水一样,出现一会儿就没有了。因为人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战胜根治在灵魂中的堕落和败坏。
六章六节的这句话很重要,上帝说祂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表达这个意思的经文在圣经里不止这一处。
撒母耳记上15:22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诗篇51:16-17你本不喜爱祭物。若喜爱,我就献上。燔祭你也不喜悦。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阿,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
这就回到了我们刚才说的,真知识带来的真实的认罪悔改,顺服上帝,然后生命翻转。上帝要的是祂的百姓和祂建立真实的关系,从而带来的是一个全面的生命改变,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宗教行为,或者和生命其他部分割裂的宗教生活。所以上帝才在一次次的强调,悔改胜于献祭,听命胜于献祭,然后建立在对上帝真实的认知上的,行善胜于献祭。但是那些悖逆的,不认识上帝,也不愿意认识上帝的以色列人说,sorry,我们只会献祭。因为没有良善,没有悔改,也不顺服上帝。
毕竟相比起 用心灵和真理认识上帝来说,献祭要容易许多。献祭嘛,花点时间花点钱,还能顺便聚众happy一下。而认识上帝,就意味着要经历痛苦。当你真用心读圣经的时候,圣灵会动工,让你的心被刺痛,因为你会感觉,有些话,把你心里最不愿意承认,最不愿意面对的东西说出来了,你会感到被冒犯了。就像6章5节说的一样,你会感觉到,先知的话就是在你心上砍一刀,上帝的话语仿佛要你死。但是这不是上帝目的。毕竟那些在永恒中已经被定罪的人是看不懂圣经的,死人是不会被扎心的。而上帝藉着祂的话语摇撼你三观,刺破你的幻想,是为了让你看到关于这个世界,和关于你自己的真相,那就是除神以外,别无拯救。祂藉着审判的信息撕裂你的心,也会藉着拯救的信息安慰你忧伤痛悔的灵。上帝总是藉着先知,同时宣讲这两种信息,这显明了祂的公义和怜悯,两者是并存不悖的。
我们不要害怕去听审判的信息。不要因为这话刺耳,就拒绝,就生气,甚至就自我欺骗说上帝不是这个意思。不要再因为害怕面对自己的罪,而继续献那虚假的祭了。再多的好行为,甚至是再多的事工,都不能帮助逃避面对自己的罪,也不能真正的取悦上帝。
弟兄姐妹们,被圣经扎心不可怕,被指出犯罪和败坏不可怕,认罪悔改也不可怕,这是因为我们的罪,已经被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的宝血给赎清了。我们也不用按着犹太律法献祭了,因为主耶稣基督这位大祭司,祂自己甘愿像牛羊一般被宰杀,祂做了祭物,流了血,洗净我们。我们一切的宗教行为,读经祷告,聚会,敬拜,团契,服侍,这一切不是为了要自我救赎,也不是为了要自我证明,更不是为了自我感动和自我麻痹。这一系列的动作,而是要回应上帝的爱,回应主耶稣基督在我们还做罪人时就给我们的白白的恩典。这是一种心被恩感后的自然的回应。这个回应就包括对愿意认识上帝,竭力追求,愿意亲近上帝,远离罪恶,爱神爱人,操练敬虔。听命胜于献祭,顺服才会蒙福。这个福分是能够真实地经历到我们所认识的那位上帝和祂恩典的同在,经历到祂的管教和带领,经历到祂的不离不弃。这样的经历给我们的生命带来的,是不会随着环境改变而消失的盼望,是像晨光,像春雨一样,让我们在这堕落败坏的世代,还能继续存活。
何西阿书6:1-6 来吧,我们归向耶和华。他撕裂我们,也必医治。他打伤我们,也必缠裹。过两天他必使我们苏醒,第三天他必使我们兴起,我们就在他面前得以存活。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他出现确如晨光,他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主说,以法莲哪,我可向你怎样行呢?犹大阿,我可向你怎样做呢?因为你们的良善,如同早晨的云雾,又如速散的甘露。因此,我借先知砍伐他们,以我口中的话杀戮他们,我施行的审判如光发出。我喜爱良善(或作怜恤),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