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4
约拿书是最特别的一卷小先知书。其他的先知书基本都是神藉着先知对百姓的宣告,题材多为诗歌或预言,间或夹杂一些叙事。而约拿书是先知约拿本人的一段经历,题材是叙事体,或者说是个故事,并且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先看故事的开头:
约拿书1:1 耶和华的话临到亚米太的儿子约拿,说,2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3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下到约帕,遇见一只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给了船价,上了船,要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
开头三节告诉我们约拿的身份和任务。约拿是亚米太的儿子,是神所呼召的先知。而且他是一个北国以色列的先知,曾经预言过以色列,国家复兴,收复失地,并且这个预言在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世统治的时候应验了。
列王纪下14:23-25 犹大王约阿施的儿子亚玛谢十五年,以色列王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在撒玛利亚登基,作王四十一年。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不离开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一切罪。他收回以色列边界之地,从哈马口直到亚拉巴海,正如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借他仆人迦特希弗人亚米太的儿子先知约拿所说的。
这一次,神又要让约拿说话。不过这次,他要去对尼尼微人传福音,去宣告审判的信息。尼尼微是亚述的首都。亚述一个非常血腥残暴的民族,并且是以色列的宿敌。以色列一直都在亚述的武装威胁之下,甚至最后被亚述灭国。上帝的操作,不亚于要一个犹太先知去给二战时的德国传福音,或者在1940年让一个东北牧师去日本宣教。
这并不是因为上帝不分黑白,不辨善恶。祂是公义的主,所以祂要让先知去宣告尼尼微的恶行,毕竟上帝说“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
但是约拿不愿意。在我们的第一反应中,对你的仇敌说,上帝要审判你了,这是多么地理直气壮,大快人心的一件事。但是作为一个熟悉上帝律法和性情的先知,约拿知道上帝的心意,其实是要给尼尼微人一个机会,叫他们悔改。约拿自己也说“耶和华阿,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吗?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拿4:2)
约拿很清楚,如果上帝要灭了尼尼微,直接出手就可以,根本不会叫他去宣告审判的信息。预先宣扬的审判本身就是怜悯和恩典的彰显。去尼尼微宣告他们的恶行,就是为了要让他们知道,如果再这样邪恶败坏下去就真的要完蛋了,趁早悔改还能够存活。所以公义的主也是慈爱的主。上帝不会自相矛盾。
但是约拿非常不乐意,毕竟去给敌国传福音这件事并不符合爱国先知的人设。这个人设先是约拿自己心中的自我形象,然后才是别人看到的约拿。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论在旁人看来是善是恶,其实都是为了维护心里的那个自我形象。我们的身份认同就好像生存的根基一样,指导我们的理性情感意志。约拿的身份认同是以色列人,是爱国先知,所以他理性上接受不了给敌人,甚至是给外邦人传福音。毕竟以色列才是上帝的选民,那些污秽的外邦人不配认识上帝。感情上也很困难,毕竟以色列人恨亚述顺理成章;而且去完之后,估计也无颜面对其他的以色列同胞,说不定公众形象一落千丈,从爱国先知一下塌房成为民族叛徒。父老乡亲们的脱粉回踩那可是比网络暴力恐怖多了。何况,那是以血腥残暴著称的尼尼微,可能去了之后人都没了。
所以约拿跑路了:
约拿书1:3 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下到约帕,遇见一只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给了船价,上了船,要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
约拿的逃亡目的地他施,大概是今天的西班牙那一带,是当时中东人所能知道的最西边的地方。尼尼微在以色列的东边,但约拿一个反身就往西跑。
约拿的行为,显然不符合神的心意。毕竟神要他去东,他偏往西。
但是请注意一个细节,上帝并没有立刻拦阻他,甚至好像看起来还在为他开道路。
约帕是以色列的一个天然港口,离首都撒玛利亚并不远。约拿去到那里,就有船,而且船上有座,约拿还有足够的钱付船费。这每一个细节里,都有上帝在掌权。换句话说,上帝可以有一千种方法让约拿去不了他施,别说上船了,可能家门都能让他出不了。看起来上帝的管教并没有立刻马上就临到约拿。这并不是因为上帝赞同约拿跑路的行为,而是上帝要用最适合的方式,给约拿上终身难忘的一课。如果我们违背上帝的意思,却没有收到立刻马上的拦阻,那很有可能是上帝在憋大招。
上帝也确实憋了个大招:
约拿书1:4 然而耶和华使海中起大风,海就狂风大作,甚至船几乎破坏。5水手便惧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们将船上的货物抛在海中,为要使船轻些。约拿已下到底舱,躺卧沉睡。6船主到他那里对他说,你这沉睡的人哪,为何这样呢?起来,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顾念我们,使我们不至灭亡。7船上的人彼此说,来吧,我们掣签,看看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于是他们掣签,掣出约拿来。8众人对他说,请你告诉我们,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你以何事为业。你从哪里来。你是哪一国,属哪一族的人。9他说,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10他们就大大惧怕,对他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他们已经知道他躲避耶和华,因为他告诉了他们。
上帝让海上起风暴,来势凶猛,他施之行,即将翻船。水手们积极自救,但是约拿似乎心里很平安,在船底沉睡。我想约拿睡在船上的时候应该也会长舒一口气,心想上帝毕竟放过了我,毕竟上帝都保守我一路坐上船了,有船,有座,有钱,我甚至还不晕船,还睡得着,都是上帝的恩典不是吗?可是这种自我暗示产生的虚假的平安,只会把他带到更加错误的方向,产生更加悖逆的行为。毕竟到这种生死一线的关头,约拿还是想要逃避。他可是先知啊,他难道不知道海上的风暴是为谁而来吗?可是他依旧拒绝面对,以至于连累周围的人。
直到船长把他叫起来,让他加入求生的队伍。当时的人都是有神论,也相信地上发生的事是出于天上的神明,而且自然科学非常落后,人的力量也很薄弱。所以在面对人无法解决的困境时,他们只能用掣签的办法来寻求答案。
而上帝也怜悯他们,所以大家知道锅属于谁了。
大家问约拿,你是谁,从哪来,来干嘛,为啥连累我们。约拿,不得不说,我是希伯来人,敬畏耶和华,耶和华是创造主。感觉有点讽刺是不是。约拿明明知道耶和华是创造主,那他就应该很清楚,他逃不掉的。可是他还是要跑。约拿也明明说自己敬畏耶和华,可他还违背神的命令。你能看到约拿的神学认知和立场是正确的,上帝确实是创造主,我们也确实应该敬畏上帝。面对水手的灵魂拷问,约拿给出了满分答案,可是他的生命并不能反映出他的认知。所以他一方面承认自己信主,一方面又不顺服。有关于上帝的知识,却不真的往心里去,自然就无法行出来。有的时候我们也会产生一种“我知道了等于我做到了”的错觉,但是看看雅各书里的教导就可以清醒一下:
雅各书
1:22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
1:26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
2:20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
对上帝的真知识真信心必定会自然而然地带出符合上帝心意的行为。
而不是像约拿这样,在被上帝拦阻管教搞得命悬一线的时候,才不得不来一波正确的属灵输出。还是自己说得出做不到的那种。但是接下来要讨论到实际操作的问题,约拿就无法给出正确答案了。
约拿书1:11 他们问他说,我们当向你怎样行,使海浪平静呢?这话是因海浪越发翻。12他对他们说,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我知道你们遭这大风,是因我的缘故。13然而那些人竭力荡桨,要把船拢岸,却是不能。因为海浪越发向他们翻腾。14他们便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阿,我们恳求你,不要因这人的性命使我们死亡,不要使流无辜人血的罪归与我们。因为你耶和华是随自己的意旨行事。15他们遂将约拿抬起,抛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16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17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
船上的人问约拿,既然这个风浪是你引过来,那怎么办。约拿可倒好,他说你们把我扔下去就完事儿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消灭问题,简单粗暴。你可能会想,约拿这不挺无私的吗?多么具有牺牲精神,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为一船人换取生机。感动以色列十大人物。那你真是想多了。作为上帝的先知,符合上帝心意的操作应该是跪下来悔改 祈求上帝的饶恕和怜悯。约拿依然在选择逃避上帝。既然逃不到他施,那就逃到阴间好了,反正就是死都不去尼尼微。死了都不去。死了都不要顺服。
反观这些水手,他们不想伤害约拿,所以哪怕约拿跟他们说了扔我下去,他们都还是竭力的划船,想要保全约拿的性命。到最后实在不行了,他们居然向上帝祷告认罪,而且也明白耶和华随自己的意旨行事,在一切的事上掌权。而他们最后也看到了上帝的作为,上帝真的让风浪平静下来了,然后他们就向耶和华献祭许愿。
不得不说上帝做工十分奇妙。约拿显然不是一个好见证,但是上帝却借着他的糟糕行为,使得外邦的水手可以信主。再一次说明,上帝做工的果效不依赖于人的表现。这些外邦的水手蒙了耶和华的怜悯,尽管这个恩典是以飞来横祸的形式临到他们,但是最终的结局是他们得以靠着主脱险,灵魂也得蒙救赎。
上帝的恩典不仅临到这些外邦水手,也依旧临到不乖的先知约拿。上帝派一条大鱼来吞了约拿,一方面是为了要救他的性命,另一方面,是为了把这一部生动的体验式教育片推向高潮。
我们看到约拿的属灵生命,自从听到上帝给他的呼召之后,就在走下坡路。下到约帕,下到船上,下到舱底,现在下到海底,进入鱼腹,终于是跌停了。
这就是不顺服的后果。
上帝给约拿的呼召很清晰,无可推诿。其实上帝的心意,可以叫人知道的那一部分,都已经明明白白写在了圣经里,告诉我们要怎样做一个合他心意的基督徒。很多人表示不明白神的旨意。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并不想听,或者不喜欢自己所听见的,所以内心抗拒并且要求上帝重新说一版,甚至希望上帝提供几个选项,喜欢的左滑不喜欢的右滑,选择性顺服。这其实就是不顺服。说自己不明白上帝的心意,也算是一种逃避和不顺服。如果不能听到就去行,知道上帝的心意就顺服,那上帝就会用更加惨烈的方式来让你深刻体会。
当然对于约拿而言,上帝是直接对他说话的,显然没有打太极装无知的机会。所以他也很干脆,拔腿就跑。多少人,以为自己可以对神的命令和呼召说不,然后还能假装无事发生地去生活,以为上帝会者改变心意。那真是想多了。上帝是创造天地的主,在一切的事情上掌权,亘古不变。神不会因为我们不愿意服从,而收回祂的承命。
对于人而言,逃避上帝的呼召和命令也是没用的。约拿在船上的时候,可能以为自己跑掉了,但是他现在在鱼肚子里,可算是知道自己跑不出上帝的旨意。你可以躲避神,但绝对不会成功。
诗篇139:7-10 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极居住,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无论躲到哪里,上帝的管教都不会迟到。不是耽延,只是时候未到。毕竟,躲避神就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要被暂时的平顺蒙蔽,也不要怀着侥幸安慰自己“我虽然没有履行神的吩咐,但我的处境依然很好呀,事事顺利。”不要忘记管教已经在路上了。毕竟逃避神,就要付上很重的代价。其中的一项,就是会给周围无辜的人带来痛苦。一个走出神旨意以外的人,必定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和痛苦。就比如那些跟着约拿经历风暴的水手们。虽然上帝还是有恩典来为我们的悖逆收拾残局,不至于酿成无法收场的惨剧,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逃脱悖逆神心意的后果,我们还是要落在上帝的管教之中。
上帝本来可以直接拦阻约拿,但是祂没有。祂安排了一场风暴,一条大鱼,来为约拿这样一个非常刚硬的人预备悔改的路。而在鱼肚子里约拿也真的悔改了,有祷告为证:
约拿书2:1-9 约拿在鱼腹中祷告耶和华他的神,说,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你就应允我。从阴间的深处呼求,你就俯听我的声音。你将我投下深渊,就是海的深处。大水环绕我。你的波浪洪涛都漫过我身。我说,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诸水环绕我,几乎淹没我。深渊围住我,海草缠绕我的头。我下到山根。地的门将我永远关住。耶和华我的神阿,你却将我的性命,从坑中救出来。我心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我就想念耶和华。我的祷告进入你的圣殿,达到你的面前。那信奉虚无之神的人,离弃怜爱他们的主。但我必用感谢的声音献祭与你。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救恩出于耶和华。
约拿的悔改显然上达天听,神就在他遭遇患难求告神时,按着自己丰盛的慈爱和信实应允了约拿:
约拿书2:10 耶和华吩咐鱼,鱼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
约拿的祷告其实属于集句诗,他的每一句都引用或化用诗篇里的祷告。从这里不难看出约拿的神学造诣还是很深厚的,毕竟在绝境之下,脱口而出的都是圣经的话。
约拿在祷告中呼求耶和华,因为他知道,是上帝把他投到大海深处,他知道自己遭受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不顺服而被上帝管教。不过这时候,他没有再逃避,而是祷告说,虽然我从你眼前被驱逐,但是仍然要仰望你的圣殿。
这样的呼求显示出真正的信心。
呼求神,不是在做出好行为之后理直气壮地跟神要报酬,也不是死不认错只是一味地让上帝出手搭救。他知道自己得罪上帝,被神管教,正是最为羞耻,最抬不起头来求任何东西的时候,可是他还是要呼求。这样超乎于理性和情感的呼求真是出于信心的,因为相信上帝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这是约拿对上帝的正确认知。而在鱼腹中,约拿示范了这个神学认知的正确应用。就是犯罪得罪上帝之后,哪怕落在管教之中,也深信上帝的心意是有恩典和怜悯的。
正是这样的信心,使得约拿相信耶和华必定会搭救他的性命。
他知道上帝一定会听他的祷告。
他也充分认识到他自己之前的悖逆,本质上就是在拜偶像。他的偶像就是他的理性和情感,就是他的错误的身份认同。他在是一个以色列人,是一个爱国先知之前,先是上帝的选民,是上帝呼召的仆人。他所敬拜的假神本质上是虚无的,是他内心自己创造出来的。当他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看得比上帝还要重要的时候,他就是在敬拜偶像,也必然就离弃和悖逆真正爱他的主。
不过上帝借着他的遭遇管教他,使他发自内心地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得罪上帝的。所以他也决定要悔改,要转回归向上帝。而真正的悔改必然会带来赦罪的平安。这样的平安不是出自于心理暗示或自我欺骗,而是从神而来的真平安。所以即便在海底鱼腹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糟糕环境中,约拿说我要用感谢来献祭,救恩出于耶和华。
约拿的祷告里包含着悔改、信靠、呼求、感恩,承诺和赞美,这些都是合神心意的。而上帝的恩典在约拿的生命中,就体现为不抛弃不放弃,从里到外不断破碎他,好让他里外更新。那个约拿自己知道,却可能不是那么了解的恩典终于在这鱼腹中,结出了初熟的果子,让他将死之时,仍能发出这合神心意的祷告,向神回转,被神拯救。
这就是神做工的奇妙之处。约拿不听话跑路的时候,神看似放任他,其实是在预备海底鱼腹这样一个绝境,来让约拿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上帝的恩典。我想约拿在鱼腹中反思自己行为的时候也会意识到,那个悖逆的他与他所厌恶的外邦人其实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一样地在犯罪得罪神。而上帝的恩典既然还是可以赐给他,拯救他的性命,也挽回他的灵魂。那么上帝要拯救挽回那些外邦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而且上帝现在就是要使用他的话语,去做这个恩典的工具,甚至就是通过约拿自己的这个“不顺服-被管教-得赦免”的经历,来预备约拿去做这份工。我想他在鱼肚子里,闻着腥臭,憋闷至极却又心有平安的时候,想起自己种种十分糟糕的行为,多多少少能跟他所恨恶的尼尼微人有所共情了。约拿在船上自己制造的假平安会让他更加刚硬远离上帝,而现在他在鱼腹里有了上帝赐下的真平安,他就能明白神的心意并且愿意悔改。
上帝的管教往往以苦难的方式临到,这个苦难就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每一个细节都在上帝的预备和掌控中,为的是要用最合适的方式来挽回他的儿女,让我们可以认罪悔改,回转向主,学习顺服。
约拿书3:1-2 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3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4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
上帝给了约拿第二次机会,第二次呼召约拿去尼尼微传福音。约拿这次学乖了,他没有挣扎,就顺服上帝,去尼尼微了。但是这里又有一个细节了。尼尼微是一个很大的城市,要走三天才能把全程逛一遍,约拿进城,只走了一天。这里不是说约拿是竞走高手,而是说他偷工减料。
约拿宣告说,再过四十天,尼尼微必倾覆了。这个福音传的也是挺不走心的。
我们现在传福音,一般都只说,上帝爱你,不太说,罪人受审判,或者认罪悔改,这样的福音信息当然是不完整的,也容易把传福音弄成传销。
约拿反向操作,他只说罪人受审判,而且是40天之后,很具体很紧迫。他也没提上帝有恩典有怜悯,没有说认罪悔改。一般先知的信息都是两者兼有,都是宣告了审判之后呼吁回转,预言了灾难之后应许拯救。
主耶稣传福音的时候说的都是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约拿传的信息显然不太完整,感觉他也不是很在乎尼尼微人的感受和反应,所以也不出力也不走心,比较像在是应付上帝。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约拿这么迷幻的操作,到底算不算顺服。我的回答是,顺服了,但又没完全顺服。那他的悔改是真实的吗?我的回答是,真实但是疗效较短。
我相信约拿在鱼腹中的祷告并不是出于“人在鱼腹中,不得不低头”的无奈,而是真心寻求上帝的赦免和拯救。而上帝再一次呼召他的时候他确实也是顺服了上帝,还是学到了功课。
但这并不代表他就能完全改好。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改变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一次认罪悔改,就能彻底解决问题。有些不是那么主要的问题是有可能一次解决的,但是那个最根源的问题,那个我们心里最稳固且隐秘的偶像,一定是需要经历许多次破碎和管教,才能一点点除去,这个过程甚至可能会持续一生。
所以约拿有这样的表现也不令人意外。他的三观和上帝的心意相违背,这是他不顺服的原因,而我们能够看到上帝在他身上做工的过程,看到上帝怎么管教和带领他,看到他学会在一个点上顺服上帝,他去了尼尼微为主做工,同时我们自然也就看到他身上残余的罪的影响,他为主做工不用心。
这样顺服了又没完全顺服,做工了又不完全走心的工人,做工能有果效吗?出人意料的是,果效大大的有:
约拿书3:5-9 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什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
既然尼尼微人真实地悔改了,神就按着祂的怜悯收回了审判的手:
约拿书3:10于是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
尼尼微人的这个悔改简直透彻,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全都悔改了。而且他们的悔改是由内而外的。
首先他们的心向神柔软。他们真的相信了一个敌国来的先知所说的话,他们相信这位上帝真的再过40天就要把他们都灭了。这是神在他们心里动工的外显。因为按照正常逻辑,谁会信啊。越是在这种不可能的情况下,越显出上帝作为之奇妙。
约拿的悖逆行为和上帝的奇妙作为再一次形成巨大的反差。之前上帝在外邦水手中施行的救恩仿佛是尼尼微全城得救的一个预演。这一切都在说明,上帝拯救的功效并不依赖于祂用来传福音的工人的水平,上帝所赐下的信心也不依赖于祂赐下信心的渠道。
有了神所赐的悔改之心,尼尼微人自然有悔改的动作。穿麻布衣服和禁食,是当时人表示内心痛苦悲伤的一种行为。尼尼微人为自己的罪而悲伤懊悔,而且他们并没有停留在痛苦之中,他们切切的求告神,并且离开所行的恶道,在生活和行为上转向上帝,停止做那些得罪上帝的事情。而且他们的祷告也很值得注意。他们没有很强势地跟上帝做交易:我悔改了,你赶紧赦免我。而好像是一种很不确定的态度,说“或者神改变心意”“也未可知”。
这恰恰是真信心的表现,是对上帝主权的全然敬畏与交托。
唯独这“也未可知”的真信心才能让人明白神的主权意味着什么,才能让人不至僭越,以为自己是主的主。因为神并没有饶恕的义务,祂不欠人任何东西。所以真信心不是在要挟神或者用自定的高价去购买上帝的第三方救赎服务,而是将自己的一切全然交给神,听凭祂发落。
唯独这貌似不确定的确定才是来自天上的真信心,才能产生真悔改必有的真行为:禁食、降卑、祷告——然后最重要的: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
于是神也按照自己最初的心意,来施行赦免与拯救。这里说上帝后悔,是用一种人可以理解的方式来解释上帝的作为。因为本来上帝要先知去传的信息是关于审判与毁灭的,而现在看尼尼微人悔改了就不毁灭了,看起来是上帝改变了心意。不过其实如果你记得的话,上帝的心意就是要赦免和拯救,不然为啥约拿不愿意呢。
上帝的心意从亘古都没有改变,他就是要借着一个关于审判和毁灭的信息来挽回尼尼微人,就像他要借着风暴和大鱼来挽回约拿一样。
但是约拿看到全城的人悔改了,他内心秩序又崩塌了。因为知道上帝有恩典是一回事儿,见证上帝有恩典又是另一回事儿,尤其是看到这个恩典给了仇敌。
约拿心态爆炸,于是去跟上帝吵架:
约拿书4:1 这事约拿大大不悦,且甚发怒。2就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阿,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吗?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3耶和华阿,现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为我死了比活着还好。4耶和华说,你这样发怒合乎理吗?5于是约拿出城,坐在城的东边,在那里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
约拿的祷告是这样:主啊,我知道你有恩典有怜悯。但是我不愿意你对我恨的人有恩典有怜悯。现在你真的对他们有恩典有怜悯了,我难受死了,你让我去死吧。
上帝说,你这样发怒合理吗?
约拿不说话,就跑到城外坐着。我们可以再一次的看到,虽然约拿被管教后已经经历了生命的改变,还是依然有很多残余的败坏。
也许约拿在尼尼微城里偷工减料传福音的时候并不这么觉得,他可能还是会产生一种自己已经变好了的错觉。但是上帝不会让他一直沉醉假象中。所以约拿发怒的这个心理活动就是他残余败坏的印证,而现在这个印证已经无可推诿的摆在约拿眼前。
不过看起来他还是不愿意屈服,他转移了问题的焦点,他要看看尼尼微城如何,是不是真的悔改了呀?是不是不再乱搞了呀?上帝是不是真的放过他们了呀?他不去反思自己内心的悖逆,不去回转求上帝赦免,而是通过关注别人的问题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愿意面对内心的破败,也企图逃避上帝的面。逃避这个行为真的是刻在约拿的DNA 里。
不过,上帝还是不会放过他的。
约拿书4:6 耶和华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发生高过约拿,影儿遮盖他的头,救他脱离苦楚。约拿因这棵蓖麻大大喜乐。7次日黎明,神却安排一条虫子咬这蓖麻,以致枯槁。8日头出来的时候,神安排炎热的东风。日头曝晒约拿的头,使他发昏,他就为自己求死,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9神对约拿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吗?他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10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11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
上帝安排了一棵蓖麻给约拿遮太阳,救他脱离苦楚。看起来好像是上帝在放任约拿逃避的这个行为,不仅不立刻马上拦阻,还给他恩典让他逃避得舒服些。这个配方是不是很熟悉?约拿跑路的时候是不是也发生过同样的场景?这个真的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所以弟兄姐妹们真的不要心怀侥幸,以为上帝没有立刻马上下一秒拦阻就是支持鼓励祝福。上帝的心意在圣经中写得明明白白,而在生活中,上帝的心意往往是要放在一段时间里面来看的。现在没有被管教,不代表将来不会被管教。
对于约拿来说,这个管教倒是来的很快。
第二天大清早,上帝就放了虫把蓖麻咬死了。然后还安排阳光直射东风拂面。我之前读过一本属灵书籍,里面用炎热来比喻困难,应用在约拿的场景中,简直不要太合适。
而在这个困境中,约拿的悖逆又一次显示出来。他又一次为自己求死,大概就是上帝你干脆晒死我得了。神对约拿说,你为这棵蓖麻发怒合理吗,你为这棵蓖麻的缘故就求死,合理吗?约拿说,我气死都合理。一幅为蓖麻殉情的架势。他不愿意为上帝活,却愿意为蓖麻死。这个价值观也是没谁了。而且你可以看到,错误的价值观就必然会引发极端的情绪。约拿因为蓖麻出现为他遮太阳而大大喜乐,开心的不要不要的。而现在又因为蓖麻死去而怒火中烧,几乎要气死。
而上帝让他经历这样的情绪过山车,正是要让他可以再一次感同身受。这一次,他要明白的是,他对于一棵植物的爱惜,可以类比上帝对尼尼微城里的生命的爱惜。约拿尚且会对一棵不是他栽种的蓖麻树心有不舍,何况尼尼微城里一切的生物都是上帝所创造的,他岂不会更加爱惜吗?所以要给尼尼微人悔改的机会,要将恩典和怜悯赐给他们。
约拿书就这么突然地结束在了上帝对约拿的教诲,并没有写约拿后续的反应或行为。不过与其纠结约拿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改变,有没有认罪悔改,不如来想想约拿的这段经历到底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说实在的,约拿是一个叛逆且槽点很多的先知。我以前在读约拿书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觉得约拿和我有什么共同点。之前我带领过一次约拿书的短讲,全都是从所谓的第三方视角来解读这个故事,的确从里面看到上帝的作为,看到上帝的恩典广大,看到尼尼微人真实的悔改,但是从来没有联想和应用到自己身上。哪怕是面对呼召,我对标的先知都是阿摩司,“本不是先知,但耶和华呼召我,我就去为神做工”。但是当我也像约拿一样悖逆,一样不顺服上帝的呼召,然后被上帝管教的时候,再回来看约拿的操作,就觉得仿佛在照镜子。
我以为我不是约拿,但事实告诉我,约拿竟是我自己。
首先是面对呼召。上帝给约拿的命令,简单来说就是去,go,然后传道,preach,就是传讲神的话。这个其实是给每一个基督徒的命令和呼召,不只是先知。
马太福音28章18-20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这是耶稣复活之后给他的门徒们的命令:要去,使万民做基督的门徒,就是传福音领人归主。而在使万民做基督的门徒之前,我们自己也要做门徒。
而这个就是我抗拒的。我的身份认同是一个思想独立且有趣的人,不是基督的门徒。所以我的整个价值观都围绕着理性,独立和有趣来建立的。这个价值观和圣经的价值观是冲突的,而且这个冲突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里。比如吐槽。照我本相,我热爱吐槽,因为可以显示出我的风趣幽默,能获得一种贬低别人产生的价值感,就很爽。但是明显不符合圣经价值观。我也不想关心弟兄姐妹,也不想当教会同工,因为我懒,并且我觉得人和关系都不够有价值,反正没有电影和小说有价值,但是这依然不符合圣经价值观。甚至一年前就我知道上帝给我的呼召就是文字事工,但我每一次都无比抗拒写稿。我一个月前就已经被上帝管教得无比难受,一波悔改之后意识到要分享这个关于顺服呼召的信息。但是我拖到昨天才写完。
当我不愿意顺服上帝的心意,不愿意回应上帝的呼召时,我跟约拿的操作是一样,就是逃避。
约拿想要逃到他施,我就逃到小说里电影里互联网上,甚至逃到工作和学习里。
当上帝要通过我的情绪变化来让我面对自己的问题时,我通常也是去转移问题的焦点。试图通过找别人比我更差的地方,来证明自己还有可取之处,以此逃避认罪悔改。
而在找别人问题的时候,我通常就会进行一波属灵输出,用自己不甚丰富但强行够用的理论知识来挽尊,以此证明自己尚且是个属灵人,并且以此获得来自他人的肯定,来加强这个印象。但这样对于神学知识的空谈其实是在欺哄自己的心,哪怕说的都符合圣经,没有真正落实到生活中应用,都是非常虚浮的。这依旧是一种隐秘的逃避。
而上帝就会用各种方式来让我不能逃避太久。许多时候,祂确实也会放任我逃避一段时间,但是也一定会为我量身定制一个苦难,使我回转向祂。不过苦难只是一个回转的契机,真正促使我停止逃避转向上帝的原因,是我意识到了约拿在鱼腹里意识到的事,那就是上帝爱我。我知道我的罪使自己陷在深渊里,我的内心极其痛苦,但是我知道救恩出于耶和华,祂赐给我回转祷告的心,也必定听我的祷告,救我离开我的罪孽过犯。
这就是我最终愿意顺服上帝的原因。我深深地明白,上帝是有恩典有怜悯的主,不轻易发怒。祂比世上的所有人都知道我有多败坏,可祂也比世上所有人都爱我,而且祂爱我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当我发自内心地相信这一点之后,回转和顺服就不那么困难了。因为我可以相信,上帝为我预备的道路是最好,所以我敢放心大胆地交托依靠。
而当我的身份认同,越来越趋向于基督的门徒,而不是我给自己定义的那个身份的时候,我就能越来越心甘情愿的顺服。我们总是说要和上帝有正确的关系,而这个正确的关系一定是建立在我知道我是谁,和我知道上帝是谁。我知道我是上帝的仆人是基督的门徒,而神是我生命的主,祂也是万有的主宰。
诗篇95:7因为他是我们的 神,我们是他草场的羊,是他手下的民。惟愿你们今天听他的话。
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就应该顺服上帝的呼召和命令,听上帝的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神的道活出来。这个改变是由内而外的,从愿意顺服上帝开始,去带着渴慕的心了解神的心意,摒弃那些得罪祂的想法。慢慢的,三观越来越和圣经靠近,情感和理性自然而然地也会降服在上帝的主权下。体现在行为中,就是做神喜悦的事,不做得罪祂的事。逐渐归正,知行合一。
当然我们也会像约拿一样,属灵状况时好时坏。而且每次痛苦地悔改之后以为自己变好了,然后又很快发现自己还是很悖逆。有的时候悔改了,也确实改变了一点,但是由于残余败坏还是非常多,所以常常也不能完全照着圣经的吩咐行出来。我们不完全圣洁的生命依然要持续地被上帝更新和翻转。
约拿的这一段奇幻经历很真实地反应了一个基督徒生命的普遍现象,悔改了但又没完全悔改,顺服了但又没完全顺服。悔改和顺服是真实的,但是不完全也是真实的。所以上帝的恩典在我们的悔改和顺服中彰显出来,并且以真实的平安喜乐临到我们,同时上帝的恩典也会持续不断地以管教的方式临到我们,为的是要一点一点破碎我们那个错误的身份认同,在逐渐归正的道路上稳行,领受更多属天的平安喜乐。简单的来说,顺服就会蒙福。而学习顺服主,是基督徒一生的功课。盼望弟兄姐妹们都能做神顺命的儿女,成为蒙福的百姓:
耶利米书7:23 我只吩咐他们这一件说:‘你们当听从我的话,我就作你们的 神,你们也作我的子民;你们行我所吩咐的一切道,就可以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