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鸿书(2)- 仰望各各他

· 团契旧稿-列国三卷

2021/05/07

同学们晚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那鸿书。 上周我们说到,那鸿书是对亚述的宣判,但是这篇信息本身的听众,却不是亚述人,而是上帝的百姓。准确的说,是南国犹大。那鸿书有两条线,明线是审判亚述,而暗线是安慰犹大。上帝的公义和慈爱都在这当中有所体现。

那鸿书1:7-15
耶和华本为善,在患难的日子为人的保障,并且认得那些投靠他的人。但他必以涨溢的洪水淹没尼尼微,又驱逐仇敌进入黑暗。尼尼微人哪,设何谋攻击耶和华呢?他必将你们灭绝净尽,灾难不再兴起。你们像丛杂的荆棘,像喝醉了的人,又如枯干的碎秸全然烧灭。有一人从你那里出来,图谋邪恶,设恶计攻击耶和华。耶和华如此说:“尼尼微虽然势力充足,人数繁多,也被剪除,归于无有。犹大啊,我虽然使你受苦,却不再使你受苦。现在我必从你颈项上折断他的轭,扭开他的绳索。”耶和华已经出令,指着尼尼微说:“你名下的人必不留后。我必从你神的庙中,除灭雕刻的偶像和铸造的偶像,我必因你鄙陋,使你归于坟墓。”看哪,有报好信、传平安之人的脚登山,说:“犹大啊,可以守你的节期,还你所许的愿吧!因为那恶人不再从你中间经过,他已灭绝净尽了。”

前6节我们上周讲到过,说的是耶和华是公义的,祂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因此祂就要向恶人发怒,施行审判。然而紧接着先知就说,耶和华本为善,要做那些投靠祂的人的保障。乍一看这两条信息没有什么关联,但是你再往后读,上帝要惩罚尼尼微所代表的亚述,同时说要拯救犹大。因为这其实是一件事。

这里需要给大家普及一下那鸿书的大背景,也就是犹大和亚述的历史关系。亚述是一个凶残的外邦民族,对上帝的子民虎视眈眈。神的百姓在所罗门王之后就分裂为南北两国,北国叫做以色列,南国叫做犹大。北国以色列在主前722年被亚述侵略灭国,之后对南国犹大也一直是个极大的威胁。对犹大来说,亚述就是环伺在家门口的豺狼虎豹。因为北国以色列就是被他们灭掉的,唇亡齿寒的感觉一定会加深他们对亚述的恐惧,尤其亚述又那么的血腥暴虐。正如经历大屠杀而残存下来的犹太人,只要一提起纳粹德国便心有余悸;同样,在那鸿的世界,亚述就是人类邪恶和恐怖的化身。而那时的犹大已经受到了亚述近一百年的恐怖威胁和压迫。

但是现在先知宣告说,你们不用怕了,因为上帝要出手收拾亚述,亚述加在你们身上的那恐惧的绳索可以被斩断,你们不用再害怕亚述的威胁。这种感觉就像听说那个一直霸凌你的同学终于因为违反校规被学校开除了一样,简直喜出望外,大快人心,普天同庆,还要奔走相告。先知也说,传平安的人要到山上去大喊,犹大你的愿望实现了,你的敌人上帝已经帮你KO了。从这个角度来看,那鸿书简直大快人心。

不过对于当时的犹大来说,先知那鸿所传的,是一个不敢让人相信的好消息。犹大百姓所看到所经历到的,不是荒凉破败的尼尼微,而是举着刀剑,强盛富足的尼尼微。那鸿书成书的时间大概是在主前660年。那时,亚述王朝正处于黄金时期,在当时的亚述王,亚述班尼帕的经营下,亚述的军事力量十分强大,连老牌强国埃及都被征服,首府尼尼微城更是稳如泰山,高耸的城墙前围绕着三条护城河,几乎就是无法攻破。而且当时亚述的经济实力也很雄厚。

亚述班尼帕兴修了华美的皇宫,甚至还建造了历史上第一座有系统的图书馆,收录了包括吉尔伽美什史诗在内的各种典籍。放在中国历史上,大概属于唐太宗那一类的统治者。而如果这样的君主与你为敌,你怕就没什么好日子过了。想想看,那个总爱霸凌你的同学,不仅是个富二代学霸还练过跆拳道。每天带着一帮小弟对你又打又骂,整的你生不如死。而这个时候,你的同桌告诉你,别慌,撑住,这混蛋明年就会被开除了。你真的会相信吗?还是说你习惯了害怕和心塞。

先知可能也料想到当时的犹大百姓不会相信,毕竟已经被压迫100多年了。很多人就出生在亚述的阴影下,亚述的强大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令人痛苦的常识,甚至是一个令人痛苦的习惯。这个时候有一个先知出来说,这样的日子会结束。这是一个很颠覆的信息。因此上帝藉着先知的口,提醒祂的百姓,曾经上帝是如何拯救他们的。就是11节说的典故

那鸿书1:11有一人从你那里出来,图谋邪恶,设恶计攻击耶和华

这个人是亚述的皇帝西拿基立。 故事在以赛亚书36章。经文很长,我给大家总结一下:

那是在犹大王希西家的时代,亚述来攻打犹大。亚述这边派出了嘴炮哥拉伯沙基,到犹大首都耶路撒冷叫阵开嘲讽。嘴炮哥说,你们想靠什么来打败我大亚述呢?你以为你跟埃及结盟就高枕无忧了?告诉你吧,埃及也是个两面三刀的家伙。你们自己的军事力量就别提了,给你两千匹马你都找不出两千个骑手。而且,你们的耶和华也不要你们了,所以你们才沦落到这个地步。犹大这边派出了三个代表,三个很卑微的代表。人家话都说得这么过分了,他们仨说,求求你,用外语跟我们讲吧,我们可以听得懂。不要用犹大的语言,不然老百姓听明白了该多害怕呀。嘴炮哥当然更拽了,他说就是要让你们全城的垃圾都听懂。然后他放了一段很狂的话。他说:

以赛亚书36:14-15王如此说,你们不要被希西家欺哄了,因他不能拯救你们。也不要听希西家使你们倚靠耶和华说,耶和华必要拯救我们,这城必不交在亚述王的手中。

以赛亚书36:18-20你们要谨防,恐怕希西家劝导你们说,耶和华必拯救我们。列国的神有哪一个救他本国脱离亚述王的手呢?哈马和亚珥拔的神在哪里呢?西法瓦音的神在哪里呢?他们曾救撒玛利亚脱离我的手吗?这些国的神,有谁曾救自己的国脱离我的手呢?难道耶和华能救耶路撒冷脱离我的手吗?

嘴炮哥直接就讲到最关键的点,也是犹大百姓内心最恐惧的点,不是你们的军队不行,不是你们的盟友不行,而是你们的神不行。北国以色列的首都撒玛利亚沦陷的时候,你们的神怎么没有救他们?现在你们怎么就觉得神会来救你们呢?伤害性极大,侮辱性更强,简直是杀人诛心。

从这里你就看出,亚述要掳去的不只是犹大的土地,它还要消灭犹大的信仰,要动摇他们内心的根基,就是他们对上帝的信心。亚述不仅要肉体和领土的臣服,更要精神上的奴仆。所以那鸿对这段历史的评价是 有一人设恶计攻击耶和华。如果这就是故事的结束,那么先知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但好在这不是故事的结局。

犹大王希西家是一个敬畏神的好王,他没有因为嘴炮哥的一通心理战就怀疑上帝,反而去迫切祷告,求神的怜悯和帮助,好让世人知道,唯有耶和华是真神。这不是为了百姓或者自己的安危,而是为了神的荣耀。

以赛亚书37:20耶和华我们的神阿,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亚述王的手,使天下万国都知道惟有你是耶和华。

这样大有信心的祷告,合神心意的呼求,必然就蒙上帝的垂听。于是上帝一出手,亚述被团灭。

以赛亚书37:36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清早有人起来一看,都是死尸了。

正是因为这样,先知那鸿才在这个至暗时刻,用这一段历史来提醒和鼓励犹大百姓。

那鸿书1:12-13耶和华如此说:“尼尼微虽然势力充足,人数繁多,也被剪除,归于无有。犹大啊,我虽然使你受苦,却不再使你受苦。现在我必从你颈项上折断他的轭,扭开他的绳索。”

虽然犹大因为悖逆拜偶像,不遵循神的律法,被上帝交在亚述的手中受苦,但是上帝也可以把这个苦给挪去,而时候就要到了。眼下尼尼微虽然兴盛,但是这也在上帝的掌控之中,上帝可以给,也可以拿走。

那鸿书的结尾,就是先知直接对亚述王的喊话:

那鸿书3:18-19亚述王啊!你的牧人睡觉,你的贵族安歇,你的子民分散在各山上,没有人招聚他们。你的创伤无法医治;你受的打击非常严重。听见你这消息的,都必向你鼓掌;因为你不断行恶,谁没有受过害呢?

这是个很奇特的先知书的结尾,就是鼓掌叫好。不是幸灾乐祸,而是看到恶人遭报,心中得到安慰。先知“那鸿”这名字就是“安慰”的意思。那鸿书的信息对犹大的敌人而言是审判的宣告,对神的选民来说是赐安慰的应许。

这个安慰也在历史上得到应验。那鸿书大约写于主前660年,书中的 预言在主前612年就得到应验。亚述帝国亡于巴比伦和玛代联军,首都尼尼微城也成了一片废墟。

broken image

正如上帝曾经除灭兵临城下的亚述大军,安慰了城内惊慌的百姓,上帝也藉着那鸿书来安慰在亚述暴政中苦不堪言的百姓,并且在历史中落实了这个安慰。

那鸿书的信息,犹如雪中送炭,在南国犹大走向衰亡被掳的历史进程中,给所有身心疲惫的人带来了盼望和安慰。在那鸿书成书的50年之后,书中关于亚述被灭的预言应验了。又过了26年,犹大就被灭了亚述的巴比伦掳去。那鸿书的信息不仅安慰了他那个时期的犹大百姓,也将安慰被掳之后的犹大百姓。

这个安慰叫做 会结束的。亚述的暴政会结束,巴比伦的统治也会结束,犹大被掳的历史会结束。

苦难会结束,这是对于苦难中的人最大的安慰。上学或者上班的时候我们对于放假的盼望可以支撑我们熬过一个又一个死线。那是因为你知道,这个放假的应许是真实的,所以这个盼望就能很真实地成为我们的安慰。上帝的应许也是如此。

其实对于犹大百姓的辛酸史,我们不太能够感同身受的。我们并没有真的被压迫过,或许感受不到先知的信息给犹大百姓带来了多大的安慰,也无法理解,领受这样的安慰是有多不容易。但是我们都痛苦过,也都切切的盼着痛苦可以过去。生病的时候盼着病赶快好,那是因为你相信,一个小感冒过几天就好了。但是面对新冠,你的信心可能就没有那么坚定了,是因为你不确定这个病会结束,也许会结束你的生命倒是真的。

其实所有的痛苦,无论是病痛、是贫穷、是灾难或是被欺压,被逼迫....,一旦不会结束,哪怕症状再轻微,都会夺走你生命中的平安、都会冲淡你生活中的喜乐,而这最终会让你陷入绝望。

但这样的绝望,还不是终极的绝望。

因为当你以为熬过今生,就可以终结这些痛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真正的永远的痛苦、那终极的绝望,才刚刚开始。这就是世人的结局,因为死后要面对上帝的审判和永死的刑罚。不要以为死亡会终结一切,恰恰相反,死亡开启的下一段旅程,是永无止息的地狱火湖永恒游,游不到尽头。

希伯来书9:27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无论你今生过得痛苦还是快乐,贫穷还是富足,你都无法逃脱这个命定的结局。然而就在这样的绝望中, 上帝赐下了一个比那鸿所传讲的信息更大的盼望。就是十字架的福音。十字架的福音终结了这个真正可怕的结局,逆转了罪人的宿命,使蒙恩的罪人得到了永生的盼望。

而这个关于永生的盼望,却是在代表死亡的十字架上,由耶稣的受死来成全的。耶稣受难的地方叫做各各他,翻译过来就是骷髅地,其实就是垃圾场。上一次说到我们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要自己做主的尼尼微人,但从已经应验的先知预言中,我们明白了 即便尼尼微经济再繁荣、国力再强盛,终将会成为自取灭亡的刑罚之地,那才是一个真正的垃圾场。

尼尼微这座繁华的城,可以说是代表了与上帝为敌的一切属世的强大力量。而各各他这个为人所厌弃的垃圾场,却因着基督十字架的福音,成为我们唯一真实的盼望。

这个盼望不仅仅是病得医治,更是罪得赦免。

一茬一茬的尼尼微会兴起又荒凉,它不能成为我们永远的庇护,也不会是我们永远的威胁。

唯有各各他和其中的十字架,才是我们永远的安慰。

因为主耶稣为了赎我们的罪,背着十字架走向各各他,为要平息上帝的忿怒,主耶稣成为挽回祭,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为我们承受了律法的咒诅,承担了本来应该落在我们身上的审判和死亡的刑罚。当我们仰望各各他,因着主耶稣十字架的救赎,我们就可以在主里享受有祂同在的一切丰盛恩典和永恒的安息,从今日直到永远。这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安慰和盼望。

所以,得着救恩的人,即便今生的境遇再坏,也不是真的坏,因为再坏都能结束。并且结束之日,开启的是天国模式,那里有着完满的喜乐和安息,直到永远。

而没有救恩的人,即便今生的生活再好,也不是真的好,因为再好都会结束。并且结束之日,解锁的是地狱模式,那里有着无法想象的痛苦和煎熬,永无止尽。

之前有一个很火的真人秀,叫变形记,就是把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身份互换,去体验对方的生活。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农村的日子再苦再糟糕,他们都不至于绝望,因为他们知道,忍一忍,录完节目就能回城市了。而农村孩子无论在城里享受怎样的锦衣玉食,他们的内心都有深深的不安和不甘。因为他们知道,无论今天吃得再是山珍海味,穿得再是大款名牌,他们都无法永远的留下。我想他们的内心一定会产生一种报复性消费的心理,我要吃龙虾吃到吐,我要穿着椰子鞋睡觉,我要用祖马龙香水洗澡,因为录完节目我就要回农村了。

不认识福音的人,也是这样贪爱这个世界,正是因为他们害怕所拥有的一切,所以,才以及时行乐来消解心中的恐惧和绝望。结束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摆不脱的诅咒,是一个无可避免的结局。而属灵的人可以不用害怕这个世界的结束,因为这个世界结束以后,有一个更美的新天新地在等待他们。我们更可以,甚至是应该,盼望这个世界的结束,因为那意味着与主同在,好的无比。对于基督徒来说,结束不仅是一个盼望,盼望所有的苦难都会过去,它更是一个应许,因为上帝应许了苦难的终结:

以赛亚书 25:8他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主耶和华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为这是耶和华说的。

因为祂已吞灭死亡到永远,所以死亡不再是我们生命的终结,我们也不用再害怕一切带来死亡的力量。因为祂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所以我们就不必再为一切会消失的美好或者苦难而哭泣。因为祂要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所以我们就不再需要以自己的软弱为羞耻。而因为这一切是耶和华说的,所以这是一个真实的盼望,这是一个真实的安慰。

耶和华上帝用祂独生爱子救主耶稣的血洗净了我们的罪,使我们脱离罪恶的权势、死亡的刑罚。圣子与圣父差派圣灵来做我们的保惠师,安慰我们,带领我们。而蒙拣选的基督徒可以在永生里与上帝一同得荣耀。

无论是先知以赛亚关于羞辱会终结的宣告,还是先知那鸿关于压迫会终结的宣告,都不是心理暗示,也不是心灵鸡汤。

这是上帝藉着先知赐给祂百姓的信心的凭据。我们在没有看见的时候,靠着圣灵相信这些话,就能撑过黑暗痛苦的死荫幽谷;而当我们看见黎明到来,安息在青草地溪水旁的时候,再想到这些话,就知道上帝是信实的。下一次再经历痛苦,或许是更大的痛苦时,我们记得之前的经历,这个经历就会变成经验。

我们经历了神在最小的事情上看顾我们,难道在大事上祂就会袖手旁观吗?我们经历了神在一件很大很严重的事情上保守我们,难道在比那小的事情上,祂就没有能力保护我们了吗?我们藉着得医治蒙保守的经验,就可以更坚定地盼望上帝的医治和保守,坚定地相信祂一定会看顾我们。

罗马书 5:3-5 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不过,我们在苦难中经历神的恩典和大能的经验,其实并不能减轻下一次痛苦的程度,因为经验的对象不是痛苦本身,而是那位打伤又缠裹,公义又慈爱的上帝。

藉着经历祂,我们就能更加认识祂;更加认识祂,我们就能更加信靠祂。

打个比方,长第一颗智齿的经验其实并不能缓解长下一颗智齿的痛苦,但通过拔第一颗智齿,你了解了流程,更重要的是了解医生,你知道医生靠谱,下一次再长再拔的时候,疼还是疼,但你心里就没有那么慌了。

同样的道理,经历痛苦的经验本身并不能够安慰我们。甚至经历神恩典的经验,也并不能够减轻我们正在经历的痛苦的程度,但是,却能大大添加我们在痛苦中等待恩典的盼望。

我想这个也就是那鸿书在时间维度上的意义。先知那鸿用过去的事提醒祂同时代的犹大百姓,在患难中要忍耐和盼望。这一卷书也成为历史经验的一部分,鼓励被掳巴比伦之后的流离失所的犹大百姓,要继续忍耐和盼望。

因为神的百姓,会一次次在患难困苦中,真实地经历到神的爱和恩典。

我们越多经历神的爱,就会越少贪爱这个世界,就越能够跟随耶稣,更加甘心情愿地做他的门徒。跟随耶稣背十字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然而我们在痛苦中要仰望各各他,定睛于主耶稣的爱和恩典,并且靠着圣灵接受祂的医治和安慰。这样的生命经历使我们更加坚信,我们的主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神,祂真实地活在我们的生命中,而我们真实地活在祂的爱中。这就是我们在苦难中最大的盼望。

对于基督徒来说,尼尼微已在身后,而各各他就在眼前。所以才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

腓立比书 3:13-14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诚然,直跑的路上没有那么直,有高山低谷,有荆棘陷阱,有烈日的暴晒,也可能有缺水断粮,筋疲力尽。但是我们应当知道为谁而跑,与谁同行。知道无论是什么样的境况,仰望主耶稣基督,就能得着安慰,盼望不至于羞愧。

最后我要用诗篇来鼓励正在经历患难痛苦的弟兄姐妹:

诗篇 62:5-7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 神,因为我的盼望是从他而来。惟独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他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动摇。我的拯救、我的荣耀都在乎神;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难所都在乎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