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主日平安。从这周起,我们要一起学习撒迦利亚书。撒迦利亚书是小先知书中的倒数第二卷,属于“回归三卷”之一。“回归”指的是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七十年后归回犹大的时期,这段时间所写成的三卷先知书,分别是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被称作回归三卷。
撒迦利亚书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其中涉及很多异象,远超其他小先知书。撒迦利亚书的前六章里一共出现了八个对称的异象。剩下的7章是先知的讲论和预言。
撒迦利亚书和它之前的哈该书,都写明了很清晰的时间点,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两卷先知书在时间线有很大的重叠。可以说,哈该书的时代背景,也是撒迦利亚书的时代背景。
那时,以色列第一批百姓回归已经过了19年(拉1:1-6),圣殿奠基已经过了18年,但却仍未建成。最开始,回归的百姓开展重建圣殿的工程可谓如火如荼(拉3:1-8)。可惜好景不长,开工没多久,犹大的仇敌就开始扰乱他们的工程。七年之后,古列王死了,他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称号亚达薛西)继位。于是仇敌控告以色列百姓重建圣殿是为了谋反,反手一个举报,圣殿工程就被下令停工,等待调查 (拉4:21)。但冈比西斯二世忙于各种政务军务,又是出征,又是平乱,此事就被搁置起来。所以圣殿停工了九年多时间(《犹太古史记》卷11第2章第30节)。而百姓起初的信心和热心也因此逐渐消退和冷淡,他们的目光开始聚焦在自身,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再关心圣殿是否能够重建。于是,在政治逼迫和个人主义的这一外一内的双重原因下,圣殿停工一直到了大利乌王第二年,也就是哈该书和撒迦利亚书的时间。
大利乌王二年是先知高频发言的一年。
6月初一,哈该在一个本该欢庆丰收,但是百姓却面对着粮食欠收高兴不起来的时节,向百姓发出的警告:
哈该书1:5-8
现在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你们撒的种多,收的却少。你们吃,却不得饱。喝,却不得足。穿衣服,却不得暖。得工钱的,将工钱装在破漏的囊中。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你们要上山取木料,建造这殿。我就因此喜乐,且得荣耀。这是耶和华说的。
23天之后,百姓们集体悔改,内心改变,放弃自私的需要,回转向神,甘心来侍奉祂。但是大环境依旧不容乐观。粮食欠收让百姓们的生活条件紧张,重建圣殿缺乏资源,并且也没有来自波斯王的重建许可。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神藉着先知哈该,来鼓励百姓,宣告祂的同在:
哈该书1:12
那时,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约撒答的儿子大祭司约书亚,并剩下的百姓,都听从耶和华他们神的话,和先知哈该奉耶和华他们神差来所说的话。百姓也在耶和华面前存敬畏的心13耶和华的使者哈该,奉耶和华差遣对百姓说,耶和华说,我与你们同在。
7月21日,神再次藉着哈该鼓励百姓刚强壮胆,奋勇做工:
哈该书2:4
耶和华说,所罗巴伯阿,虽然如此,你当刚强。约撒答的儿子大祭司约书亚阿,你也当刚强。这地的百姓,你们都当刚强做工,因为我与你们同在。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8月,先知撒迦利亚上场,向开始动工重建圣殿的众人,包括省长所罗巴伯,大祭司约书亚,以及百姓们,做了一篇好像有点不合时宜的短讲,也可以看做是撒迦利亚书1到8章的序言。
11月24日,在哈该向祭司问律法,提出圣洁做工的原则(该2:14)以及发出对省长所罗巴伯的应许(该2:21)的 两个月后,撒迦利亚宣告了8个关于弥赛亚国度的异象。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看第一章。
先来看撒迦利亚书的开头。
1:1 大利乌王第二年八月,耶和华的话临到易多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先知撒迦利亚,说
这个开头包含了一个相对详细的家谱,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时撒迦利亚是个很常见的名字, 因此罗列出他的父亲和祖父。
另一个原因,是圣经真正的作者圣灵,要藉着这三个名字来传递一个信息。
“撒迦利亚”意思是:神必纪念。
他的父亲“比利家”,意思是:神的赐福
他的祖父“易多”,意思是:指定之时。
合在一起的意思,是一个满有盼望的应许:到了指定的日子,神必纪念他的选民而赐福。
这也为撒迦利亚书定下了总体的基调,是一卷充满应许的盼望之书。
1:2耶和华曾向你们列祖大大发怒。3所以你要对以色列人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4不要效法你们列祖。从前的先知呼叫他们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回头,离开你们的恶道恶行。他们却不听,也不顺从我。这是耶和华说的。5你们的列祖在哪里呢?那些先知能永远存活吗?6只是我的言语和律例,就是所吩咐我仆人众先知的,岂不临到你们列祖吗?他们就回头,说,万军之耶和华定意,按我们的行动作为,向我们怎样行,他已照样行了。
撒迦利亚第一次给百姓带来的信息,秉承着先知的优良传统,呼吁百姓认罪悔改。
当时百姓已经定意回转要开始重建圣殿,且当时的环境令人灰心丧胆,这样的信息看起来好像不太实用,但是这样的提醒是为接下来的应许奠定稳固的基础。“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 因为如果没有回转归向神,依旧活在罪恶中,神美好得胜的应许,依旧与远离神的百姓无关。
这与从前先知们的呼吁是一脉相承的:
耶利米书18: 11-12
现在你要对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说,耶和华如此说,我造出灾祸攻击你们,定意刑罚你们。你们各人当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改正你们的行动作为。他们却说,这是枉然。我们要照自己的计谋去行。各人随自己顽梗的恶心作事。
显然,列祖没有听,也没有顺从。
显然,神的怒气就临到他们,以致遭受到神所应许的审判。
神藉着先知无数次地呼吁他们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但是以色列人始终没有悔改,终于被掳了。被掳流亡之后,他们终于清醒过来。被掳之后的以色列人,终于对神的公义有了切身的认知和体会,终于知道自己犯罪是如此得罪神,于是承认遭受刑罚是罪有应得。
这样的回顾历史,其实是为了劝告如今的百姓,不要效法悖逆的列祖;要转向神,回头离开恶行。
第五节第六节是来自先知的灵魂拷问三连:
1.你们的列祖在哪里呢?
2.那些先知能永远存活吗?
3.神的言语和律例(藉着先知所说的话)岂不临到你们列祖吗
这其实是先知书中的一种文法,叫做修辞问句。是一种有确定答案的提问,目的其实在于强调,跟我们的反问句作用类似。
我们可以试着来回答一下:
1.你们的列祖在哪里呢?
答:他们因为悖逆而遭到审判被掳了。
2.那些先知能永远存活吗?
答:先知也是人,不能一直活着给百姓劝诫。但是纵观列王历史,神总是在差遣各样的先知,在不同时间段,对北国和南国的百姓,重复着差不多的信息。你说先知是复读机吗?其实不是。因为罪人是健忘的,需要这样的重复,需要重要的信息听N遍,但是依旧不当回事。
3.神的言语和律例(藉着先知所说的话)岂不临到你们列祖吗?
答:话语临到列祖,神藉着先知多次多方晓喻他们;话语中的审判也临到列祖,他们因为不听神的话而灭亡了。
以色列人被掳前的悖逆,和遭受到的惩罚,对于归回的百姓来说,不仅是值得反思,从中吸取教训的经验;它也向百姓显明了历史的掌权者--万军之耶和华的奇妙作为,以及从中看到的神的属性。
对于罪恶的审判,是祂公义的彰显,而预先宣告的审判,是祂怜悯的彰显。
神的公义和怜悯并行不悖。
预先宣告审判,是为了呼吁百姓悔改,离弃恶道,重新回到与神联合的状态中,享受与神同行的一切恩典和美好。虽然神降下审判,使以色列人被掳,但是也给了他们余民归回的应许。如今这个应许实现,先知撒迦利亚的听众就活在这个应许当中,正如祂审判罪恶的应许实现,他们的上一辈活在那个应许当中,这都显明神的信实。
对于我们来说,表面上看,以色列人的历史,先知的预言,和我们的生活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来学习和思想。先知劝告以色列人,不要效法你们的列祖,也是在劝告我们,不要效法这些悖逆的以色列百姓。“你们要回头,离开你们的恶道恶行。”这句话也是给我们的劝勉。
弟兄姐妹们可以思考:转向神,离开恶道恶行,在今天的生活中如何应用?有什么是你要转离的(不良的习惯,错误的渴望,体贴肉体的私欲,属世的价值观,内心的苦毒,嫉妒,恼恨。。。) ?你是否也常常“照自己的计谋去行”,“不听,也不顺从神”?
要知道,活在黑暗里,就不是与神同行。“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约一1:6)。这里没有中间地带。
当然我们真实的状态是在黑暗光明里反复横跳。想要活在光明里,也说要活在光明里,但是常常滑进黑暗里。
所以只能靠着主,靠着昼夜思想祂的话语,时时儆醒和自省,不断祷告和呼求。
我们能够抓住的应许,我们祷告呼求的凭据,是神美善的心意,祂的心意是预先宣告审判,好叫祂爱的百姓回转不至灭亡;祂的心意是拯救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是让我们心意更新而变化,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改正行为动作。
从第七节开始,就是撒迦利亚所见的8个异象。
第7到11节是对第一个异象的描述:
1:7大利乌第二年十一月,就是细吧特月二十四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易多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先知撒迦利亚,说,8我夜间观看,见一人骑着红马,站在洼地番石榴树中间。在他身后又有红马,黄马,和白马。9我对与我说话的天使说,主阿,这是什么意思。他说,我要指示你这是什么意思。10那站在番石榴树中间的人说,这是奉耶和华差遣,在遍地走来走去的。11那些骑马的,对站在番石榴树中间耶和华的使者说,我们已在遍地走来走去,见全地都安息平静。
撒迦利亚所看见的,骑红马的「一人」,即 道成肉身前的基督,他就是那「与我说话的天使」。至于“站在番石榴树中间的人”,是耶和华的天使,俗称解释天使,这位天使在异象之夜陪伴着撒迦利亚,给他解释异象的含义。
红马象征着审判,得胜和掌权。
洼地其实就是山谷,可能是耶路撒冷东边的汲伦溪谷或南边的欣嫩子谷,代表 处在卑微的境地。
番石榴树,作为以色列的一种常见水果,和葡萄,无花果一样,既是上帝赐福的象征,也可以被用来代指以色列百姓。
在这个意象中,撒迦利亚看见 基督骑着红马站在处于卑微的以色列国中,象徵尽管时局困难,但是主仍在以色列中掌权 。
注意,这是撒迦利亚在大力乌第二年11月二十四日看到的异象。在五个月之前,百姓恢复了重建工程(拉四21),但其实他们并没有来自波斯王的开工许可。于是河西总督向大力乌王奏告了此事(拉五3-6),相当于举报了他们。有一种往日重现的感觉。大力乌接到举报,就下令遍查典籍(拉六1-2),相当于查询历史记录。此时耶路撒冷的百姓们应该还没有等到回音。
在这段政治敏感的期间,百姓心中可能忐忑不安。所以异象中的天使「在遍地走来走去,见全地都安息平静」,以此宣告神在环境中掌权,政治局势不会影响圣殿的重建。
12到17节是对这个异象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一个安慰百姓的预言。
1:12于是,耶和华的使者说,万军之耶和华阿,你恼恨耶路撒冷,和犹大的城邑,已经七十年,你不施怜悯要到几时呢?13耶和华就用美善的安慰话,回答那与我说话的天使。
我想,我们也会常常向神发问,你不施怜悯要到几时呢?
尤其是当我们自己,或我们非常在乎的人身处患难中,正被管教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神。
正如神用美善的安慰话来回答天使一样,神也会用祂美善的安慰话来回答我们 –因为整本圣经都是神美善的安慰话。
罗马书14:4-5
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但愿赐忍耐安慰的神,叫你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
可弟兄姐妹们,你们会不会感觉,很多时候圣经中的那些应许,反而是我们最难共情的部分。如果是故事,我们可以从中惊叹神奇妙的作为,津津乐道其中的人物分析;如果是教导和讲论,我们可以有观点上的碰撞和更新,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应用。唯有应许,先知书,启示录中的这些预言,感觉空洞又遥远。
神美善的安慰话 如何才能使我得安慰。
其实,真正能够在痛苦得安慰的来源,是与神相交。
其实,在教会待久一点,你自己都能总结出这个正确的万能答案:通过读经认识神,通过祷告呼求神,通过操练经历神。这些加起来,就是一种与神亲密同行的状态,亲密到一个程度,是我在耶稣基督里面,就像枝子连于葡萄树(约15:5),基督耶稣也在我里面,就像宝贝放在瓦器里(林后4:7)。
当我们处在和主耶稣的这种亲密关系中,用哥林多后书4章10节的经文来描述,这种关系叫做“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在这样的关系中, 我们就能活出一种不被环境辖制,不受处境影响的属天的信心。
哥林多后书4:16-18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那么要怎么才能开始这样一种美好的关系呢?或者说,实际要怎么操作呢?
其实还是回到我们的万能答案,读经,祷告,操练敬虔。
第一步,就是读经,去读那些,神透过圣经,回答给我们的,美善的安慰话。
不读经,我们连祷告和操练都没法进行。不读经,就无法认识神,因为神在圣经中向我们启示的关于祂自己的性情和作为。不认识神,我们其实是不能知道要如何合神心意地祷告,更不知道要如何操练敬虔,更别说在基督里长进信心爱心了。
所以读经非常重要。
读经,不是念经。
读经,是去阅读神的话语,并且要查考,和思考。其实就是从解经到应用。
以“给选民的应许”这个撒迦利亚书的常见主题来作为例子。
首先第一步,从经文中提炼出信息,神给了当时的选民怎样的应许。这个步骤通常需要释经书的帮助,解释一些字词的含义,甚至去联动别的经文,帮助理解。
然后,了解原作者对原读者说的原意,了解这个应许对当时的选民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个步骤通常也需要释经书的帮助,补充一些背景时代的知识,以及以色列民族的一些特别的,不同于华人文化背景的内容。
等弄明白了经文的意思,我们自然可以从中当时的特殊处境中,总结出一些跨越时代背景的通用原则,思考这个应许如何更新今天我们的思维,认知,价值观。
以及最后落实到行动中的应用,也就是思考这样的更新可以在哪些方面改变我们的态度和行为。
在接下来的查经中,我会带大家一起来练习用这种方式理解和应用撒迦利亚书中的许多应许,并且求主能藉着祂美善的安慰话,使我们得安慰。
1:14与我说话的天使对我说,你要宣告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为耶路撒冷,为锡安,心里极其火热。15我甚恼怒那安逸的列国。因我从前稍微恼怒我民,他们就加害过分。
这里的重点在14节,显明神对祂的百姓的爱心。“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为耶路撒冷,为锡安,心里极其火热。”
“火热”一词的原文 是「狂热、热心、嫉妒」,是用拟人的方法表达神对祂的百姓的丰盛强烈的
相同字根的词是「忌邪」
出埃及记20: 3-6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另外一个相同字根的词是 「热心」
以赛亚书9:6-7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
由此可以看出,火热 的爱是要求专一的,也是定意拯救的。
这两个特点,在撒迦利亚书的这节经文中有合一的呈现:我甚恼怒那安逸的列国。因我从前稍微恼怒我民,他们就加害过分。”
神使用列国,来做祂管教以色列百姓的工具,尽管这些不认识神的外邦国家,本身就是比以色列更加残暴邪恶的。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兴起是神的预定,反而以为是他们自己的能力,心里面想得也不是替天行道,而是为己谋利。亚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以赛亚书10:5-7
亚述是我怒气的棍,手中拿我恼恨的杖。我要打发他攻击亵渎的国民,吩咐他攻击我所恼怒的百姓,抢财为掳物,夺货为掠物,将他们践踏,像街上的泥土一样。然而他不是这样的意思,他心也不这样打算。他心里倒想毁灭,剪除不少的国。
以赛亚书10:12
主在锡安山,和耶路撒冷,成就他一切工作的时候,主说,我必罚亚述王自大的心,和他高傲眼目的荣耀。
把14节和15节对应起来,你就会发现,无论是神恼怒祂的百姓,还是恼怒加害祂的百姓过分的列国,都是源于祂为耶路撒冷心里极其火热。
火热的爱是要求专一的,神是一位嫉妒的神,祂不允许祂的百姓在祂之外另有别神。然而以色列在迦南地拜各种外邦偶像,于是神火热的爱要求公义的审判,按着祂百姓的悖逆刑罚他们。
然而,火热的爱也是定意拯救的。尽管以色列像一个频频出轨的妻子,然而神依旧是忠贞的丈夫,始终深爱着配不上这份爱的淫荡的以色列。因此当邪恶的亚述巴比伦作恶太过,欺压被掳的以色列太过,神也会因着祂火热的爱,为祂的百姓主持公道,审判外邦,并且将百姓从流亡之中召聚回到耶路撒冷。
这两节经文,再一次显明了神的公义和怜悯并行不悖。
而这,就是我们的信心和盼望的根基。
1:16所以耶和华如此说,现今我回到耶路撒冷,仍施怜悯。我的殿必重建在其中,准绳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17你要再宣告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的城邑必再丰盛发达。耶和华必再安慰锡安,拣选耶路撒冷。
16节里的准绳就是铅垂线,用以测量建筑物是否垂直,检查新墙是否合格,勘察老墙是否需要拆毁。在耶路撒冷之上拉准绳是神为了重建圣殿,恢复自己在地上的见证。
准绳是一个先知书里的常见异象,所代表的意思也有两种。
一种是审判的准绳:
阿摩司书7:7-9
他又指示我一件事。有一道墙是按准绳建筑的,主手拿准绳站在其上。耶和华对我说,阿摩司阿,你看见什么。我说,看见准绳。主说,我要吊起准绳在我民以色列中。我必不再宽恕他们。以撒的丘坛必然凄凉,以色列的圣所必然荒废。我必兴起,用刀攻击耶罗波安的家。
阿摩司是一位对北国说预言的先知,神在准绳的异象中,准绳去度量祂的百姓,显然悖逆的北国是无法通过神公义的考量,并且神不再宽恕他们的悖逆,只能落得荒废凄凉的结局。
另一种是复兴的准绳:
耶利米书31:38-40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这城必为耶和华建造,从哈楠业楼直到角门。准绳要往外量出,直到迦立山,又转到歌亚。抛尸的全谷和倒灰之处,并一切田地,直到汲沦溪,又直到东方马门的拐角,都要归耶和华为圣,不再拔出,不再倾覆,直到永远。
在这里,神数算了祂要用准绳度量重建的耶路撒冷的各个地标,预先宣告了即将被巴比伦摧毁的耶路撒冷将因着神的怜悯而重建,并且不再拔出,不再倾覆。
这个预言其实已经部分地实现了,因为撒迦利亚和他的听众们,就活在这个预言的成就中。他们回归了耶路撒冷,重新建设家园,并且正要继续恢复重建圣殿的事工。
因此神给撒迦利亚的预言,准绳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可以说是耶利米书的内容的重申。神对祂的百姓实在耐心,总是一遍一遍地重复祂的应许和鼓励,来帮助祂的百姓在艰难面前站立。
在准绳的异象中,我们再一次看见神的公义和怜悯。审判的准绳彰显的是神的公义圣洁,对罪恶绝不轻忽;而复兴的准绳,彰显的是神的慈爱怜悯,乐意饶恕犯罪得罪祂的百姓。
17节的应许“我的城邑必再丰盛发达”是重建圣殿圣城之后的果效。
对于当时的选民来说,那时的耶路撒冷人丁稀少,物质条件匮乏,并且还没有城墙,可以说是丰盛发达的反面。而这个应许可谓是一剂强心针。虽然耶路撒冷此时人丁稀少,城墙破败,但神的百姓不要因此而慌乱或灰心,要相信神的应许和供应。不要先想着发展城市建设(毕竟之前犯过这个错了),继续刚强壮胆重建圣殿才是首要的。
我们今天当然不需要修建一个实体的圣殿或者教堂,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也享受着物质条件的便捷丰富。所以看起来,这个关于城邑丰盛发达的应许好像和我们无关。
但是想想看,丰盛发达的一切不正是这个世界从古至今所追求的吗?
对于我们而言,“丰盛发达的城邑”可以是优良的生活条件。然而靠自己追求来的丰盛发达,只会成为偶像和捆绑。只有相信真正可以满足我们心中匮乏的丰盛平安不是由外因决定,而是从神而来,从天上来,不能从地上找。在匮乏中,依旧仰望神,依旧依靠神,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我们生活真正所需用的一切,祂都会供应。
当然,“丰盛发达的城邑”也可以是人多钱多活动多的教会条件。但人多钱多活动多既不是教会存在的目的,也不是教会存在的条件,耶稣基督才是教会唯一的根基,成为基督圣洁的新妇才是教会存在的意义。在基督里建造信徒和教会才会有真正的属灵复兴和灵里的丰盛,是不被一时的条件匮乏环境艰难所夺走的。
所以,无论是对个人还是教会而言,我们都不应该去一味地寻求可见的可量化的丰盛;要知道使人得丰盛的是神,而不是靠我们自己大力出奇迹。并且最重要的并不是物质条件的丰盛发达,而是要透过读经祷告敬拜团契等等的蒙恩管道,先求在主里的丰盛生命。
18到21节是撒迦利亚书的第二个异象,包含了对异象的描述和解释。
1:18我举目观看,见有四角。19我就问与我说话的天使说,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打散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角。20耶和华又指四个匠人给我看。21我说,他们来做什么呢?他说,这是打散犹大的角,使人不敢抬头。但这些匠人来威吓列国,打掉他们的角,就是举起打散犹大地的角。
这是撒迦利亚书里的第二个异象,四个角和四个匠人。
「角」在圣经中惯指力量,尤其是军事力量,或者表示国度;「四角」按天使的解释,是打败分散以色列的国家。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哪四个国家?解经书里有这么几种分析:
从地理环境看:东是亚摩利人、亚扪人, 南是以东人(或及埃及人),西是非利士人、腓尼基人, 北是撒玛利亚人。 他们也是反对与拦阻以色列重建圣殿的外邦国。
从历史时期看 :四角是指直接或间接败亡以色列的外邦国,即巴比伦、波斯、希腊及罗马,此法与但以理书二、七、八章的叙述切合。
从数字象徵看: 「四」指全地,四角指凡逼害以色列的国家,即以色列仇敌的总和。
「匠人」 指熟练的技工,尤指拿铁锤的工人。匠人是打角之人,像举起大铁锤向下砰击,叫角不再存在。
同样的,对于四个匠人所指的对象,解经书也有几种分析:
他们是指以色列中四名一神主义的倡导者:「大卫之子弥赛亚」;「约瑟之子弥赛亚」;「以利亚先知」和一位「公义祭司」(可能是麦基洗德)。这种说法是犹太人的传统。
他们代表犹太复兴民族的四个人物,即以斯拉、尼希米,以斯帖和所罗巴伯。
指在历史时代内,以色列的四大仇敌,逐一被来者倾覆: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而罗马则被第四匠人即神的弥赛亚所毁灭。
或者宽泛地代表被神用来摧毁犹大仇敌的力量。
无论四角四匠指的是谁,这个关于击打列国审判仇敌的异象其实是在呼应15节的内容:“我甚恼怒那安逸的列国。因我从前稍微恼怒我民,他们就加害过分。”
对于当时的以色列百姓来说,他们的祖先经历了被巴比伦攻打掳掠的悲惨,他们自己也落在外邦君王的统治下。虽然波斯帝国总体处在和平时期,当时波斯的政策对以色列人也算得上友好,但是犹大的仇敌依旧在控告和搅扰他们,以至于使圣殿重建受到阻碍。然而公义的神借由邪恶的外邦审判以色列,神也会按着自己的公义审判这些更加邪恶的外邦。这个异象正是在告诉百姓,不要因为仇敌干扰建圣殿而忧愁含怒,也不要为自己筹划复仇,或者使用政治手段来以牙还牙,要等候审判,听凭主怒,要相信神所应许的公义必然临到,那打散犹大地的角会被打掉。
今天的基督徒,也像是生活在波斯和巴比伦一样,接受着不认识真神的掌权者的管辖,面临着世俗文化和政府政策的压制。
在欧美,逼迫是来自现代主义之后的去神文化的软逼迫,而在国内,逼迫是双重的,既有来自文化的软逼迫,也有来自政府的硬逼迫。
而神并非看不见世上的邪恶,而是要藉着我们周遭那些悖逆的人和这个悖逆的世代来试验我们,管教我们,熬炼我们的信心。既然知道这是神所允许的所使用的,那么艰难悖逆的环境和得罪我们的别人,都不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我对环境和他人所做出的反应中,往往会暴露出我的偶像,而这才是需要被福音洁净的地方。
当然,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所受的委屈和痛苦,被人伤害和得罪的部分,神也不会掩面不看。不在苦毒和怀怨中自怜自义,不在恐惧和痛苦中停步不前,不以怒气和抱怨回应环境的唯一办法,就是回到神的应许中,相信祂依旧在掌权,并且等候神的公义。
这个公义大概多半不是“现世报”,也有可能报了但是我们觉得还不够,这都不意味着神的公义减损,反而继续显出我们不寻求神的公义,只想要自己的公义。
想要真正寻求神的公义,并且在等候中经历神的安慰和医治,只有回到公义的源头,就是神自己。藉着各样蒙恩的管道,听道,读经,祷告,小组,来不断向神交托,靠着圣灵,穿戴着神的公义,来直面着个不义的世代。
撒迦利亚书是一本异象很多先知书,异象通常显明的是还未发生的事。用一种象征的方式,来预告一件一定会发生的事。纵观先知书,包括先知书的神学根基 – 申命记,你会发现神常常透过先知给百姓的信息都是预告性的,无论是预先宣告的审判,还是预先宣告的拯救。
审判,是神公义的彰显;而预先宣告审判,则是神怜悯祂悖逆的百姓,提醒他们已经走在灭亡的道路上,提醒他们要回转,因为“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
拯救,是神怜悯的彰显;而预先宣告拯救,更是神怜悯那些因为同胞和自己犯罪而落在管教当中的百姓,赐给他们信心和盼望的凭据,以至于能度过管教和试炼中的艰难。
但是人对于这种并不够具体,也好像不太和自己生活切实相关的“预言”,常常是反应迟钝的。如果新闻报道,明天城里要停水,那么今天大家都会去超市抢桶装水,或者至少把家里所有的容器都装满。但是如果说的是,你要是去拜偶像,给偶像烧香,不遵守神的诫命,就会被管教被审判被咒诅,就算具体到申命记28章的那种程度,人也不会太当回事。反正以色列的列祖是没当回事,尽管神差派无数先知,也降下许多管教,一切都是在预告他们的被掳,以此呼吁他们回头。但是以色列的列祖依然我行我素,直到真的经历了管教,才回头思想,说“万军之耶和华定意,按我们的行动作为,向我们怎样行,他已照样行了”
他们终于承认了神话语的真实。但这是何等痛苦的经历。
正是因为人的有罪和有限导致了,不经历,就不能认知。
因为不经历,就不能相信神的信实。
不能相信神的信实,就很难相信神的话是真实可信且一定会实现的。而不相信神的话,也就很难相信在神圣经中所启示的,祂的公义圣洁怜悯恩慈都是真实的。或许我们原生的价值观会帮助我们更容易相信神的某一种属性,但是绝对无法天然地相信一个完整的福音,那就是,我们的主既是公义圣洁,也是怜悯恩慈,两者看似冲突,却并行不悖。
以色列人在经历了被掳之后,终于明白了,他们被掳,并不是因为耶和华神不如外邦的假神厉害(这是列祖的错误认知),反而恰恰是因为耶和华公义的审判是真实的。他们的归回,也让他们明白,耶和华的怜悯和拯救,也是同样真实的。
换句话说,先知撒迦利亚的听众,在亲自经历的历史中,对神的公义,怜悯和信实 都有了最直观的认识。这是撒迦利亚在他的第一篇信息(1章1-6 )里,预备他的听众,带他们回顾历史。他们的列祖因为悖逆而遭受神公义的刑罚,被掳70年,而他们因为神的怜悯得以归回耶路撒冷。他们因为专顾自己的房屋轻忽神的圣殿而遭到管教(该1),而这一次,他们没有效法列祖,他们转向神,神就转向他们。
在这样对神的正确认知的前提下,撒迦利亚所宣告的那8个充满盼望,应许得救,应许得胜的异象,对百姓来说,才不是天方夜谭和痴人说梦。
只有深信神是公义,神是怜悯的,神是信实的,这些落在艰难环境中的百姓才能够从神美善的安慰话中得到安慰,才能不去效法列祖倚靠偶像,才能单单凭着信心来建造圣殿。
同样,神美善的安慰话,包括撒迦利亚书中所说的应许,如何才能安慰到你我?
不妨暂时忘记一下眼前的困难和压力,安静地数算一下,神在你我的生命中,所做的美善的安慰事。
当然,如果你的关注点,依旧是神给了你什么又没给你什么,那么你多半不会感到安慰。
因为神在我们生命中彰显祂的奇妙大能,恩典慈爱,并不是因为我们很好很配很不容易,而是因为祂为祂的百姓“心里火热”。
还记得吗,祂的管教和拯救,都是因为祂火热地爱祂的百姓。这样高浓度的爱,要求祂的百姓专一,以顺服诫命的方式来回应。不然就不公平。而这样高浓度的爱,也不会因为没有回应就消失,否则就不是真爱。
可是你知道,犯罪后的人,是无法因为神爱我而爱神的。换句话说,我们只能无耻地接受甚至滥用神的爱,却无法公平地回应。这其实是一份我们要不起的爱。
可是你也知道,是谁为这份我们要不起的爱付上了代价。而这,才是神在你我生命中,做成的最大最美的安慰事。这是真正的福音,其他的好处顶多算是福利。
要知道, 耶稣基督是所有应许最终的指向,也是所有应许得以实现的原因。祂是天父一切属性的彰显。
希伯来书1:3
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他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
如果你依然受困于处境,因此质问神的公义,无感祂的怜悯,怀疑祂的信实,忘记祂的恩典,于是轻看祂的应许,那么你唯一的出路就是回到耶稣基督面前。
祂是真正的逾越节羔羊,是为你此时的质问,无感,怀疑,忘恩和轻看 流血付上代价的那一位。
祂代替你承担了上帝烈火一般的忿怒,你才能继续在一份你根本要不起的爱里活着,并且有盼望能摆脱你此时的质疑,无感,怀疑,忘恩和轻看。
祂在十字架上替代了你,为你经历死亡。死后三天复活,为你胜过死亡。
复活升天后,又差派圣灵来住在你的心里,用敬畏代替质问,用称谢代替无感,用信靠代替怀疑,用感恩代替忘恩,用仰望代替轻看。
祂爱你,并且给了爱无能的你,一颗不断学着爱祂的心,直到你见到祂的那一天。
在此之前,你的生活不会那么风平浪静。
环境的挑战,恶者的攻击,残余的老我,这些都会搅扰你不得安宁。
但是有耶稣基督的灵住在你心里,住在我心里。
只要我们把本来就属于祂的,我们生命的宝座交还给祂,让祂在我们的生命中做主掌权,我们就能越来越经历到,也越来越能相信,祂在全地做主掌权,我们里面就会有出人意外的平安(腓4:7)。
在地上的日子里,越多经历这样属天的平安,就能使我们在时间进程里,更加仰望在时间末了那完全的平安。
我们常常活在自己里面,经历的就是劳苦愁烦,只有活在基督里,才有真平安。
因为神所有的美善的安慰话,不是指着你和我说的,而是指着耶稣基督说的(约5:39)。
仰望创始成终的基督,我们就能越来越认识和感受到神话语的美善,神的美善,并且因此得安慰,直到我们经历到祂所应许的一切。那时我们不再需要安慰,因为那时 “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
参考资料:
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
麦克阿瑟注释
天道圣经导读 -撒迦利亚书,希霍默 著
十二先知书注释(四)- 唐佑之 著
异象与复兴--撒迦利亚书诠释,马有藻 著
圣经综合解读